腊月的寒风,尤其是沿海地区,那就更加冷的让人难受。
好在如今叶柯家里已经彻底重建起来,一栋三层半的小楼房,各种家具电器更是一应俱全。哪怕叶柯几乎没怎么回来,但还是想要让父母住的更为舒心一些。
没办法,男人三大执念之一,起大房子。
如今,叶柯虽不如那些房哥楼姐那么阔气,但在首都那边还是有三四套房。
倒是随着这两年在电视上,以及新闻报纸上,让周围不少乡里乡亲们知道叶柯现在是个大明星。这也导致叶柯现在回家,除了陪父母之外,就是看看老人后,宅着弄新剧本。
最初想法是想要整个小成本练练手,但叶柯很快就推倒重新写,其实不是没有想过喜剧,青春片,就如失恋33天,或者那些年…
但叶柯想想算了,出名要趁早。
都拿到柏林影帝了,而且后面还有《入殓师》,那么要玩就玩大一点的!
就好像进了会所,除了大宝剑,总是要点额外花活。
要的就是……刺激!
所以此刻叶柯在新卧室里,并没有多去欣赏那墙上被父母特意制作照片,或者是他们特意收集有关于自己新闻报道。
当然,这些新闻报道,叶柯不用猜也只知道,都是如何花式夸自己的。
因为不好的言论,父母直接选择遗忘,更不会拿到叶柯卧室里。
护犊子总是从父母开始言传身教。
所以叶柯对于亲近自己的人,都是极为大方,如过年前夕回家,给了温情和江武熊一人一份超过年薪的大红包。
过年总是要开开心心。
别人开心了,但叶柯现在却蜷在书桌前,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
甚至连平时都不怎么抽烟的叶柯,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烟头,旁边的保温杯早已凉透。
可他全然不觉,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这段时间的所见所感倾注于笔下。
原本春节前夕回到老家,叶柯确实是想要多陪陪父母,好好过个团圆年。
可一次出门闲逛老家附近街道,叶柯偶然踏入熟悉的街巷,那些潜藏在记忆深处的画面便纷至沓来。好似再次看到了,那蜷缩在墙角分食冷剩菜的流浪汉,目睹了靠捡破烂为生的老夫妻相互搀扶的身影,也听闻了几个无家可归者自发组成“家庭”,在废弃木渔船内躲避严寒。
这些真实得近乎残酷的场景,如同潮水般涌入叶柯的脑海,催生出新剧本的雏形。
所以干脆叶柯把之前原本写了大半的新剧本,再一次推倒重新写另外一个剧本。
今天则是除夕,到了晚上更是万家灯火通明,鞭炮声此起彼伏。
父母不时上楼敲门,提醒叶柯出来吃年夜饭,可他只是匆匆应和几声,便又沉浸在创作中。好似不抓紧一切,灵感可能随时会消失了一样。
键盘的敲击声与窗外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叶柯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在那里,是一群被生活抛弃的人,用自己的方式构建着独特的“家”。
许久…
似乎外面变得格外热闹,好似不少人已经吃完年夜饭出来玩耍。
“啊,终于搞定!”
而随着最后一个句号的落下,叶柯终于长舒一口气,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望向窗外,恰好烟花绽放。只能说这一版的《小偷家族》剧本,与原版出入和剧情都已经让叶柯有所改动更为贴合国内版。“好饿·……”
似乎有种过于专注废寝忘食,等一切完成后,叶柯才发现居然已经这么晚了,肚子也发出不耐烦的抗议了。
眦溜一下,叶柯此刻连忙下楼。
见父母正在看电视,叶柯不由赔笑说道:“那个爸妈,还有吃的么?”
郑英冷笑撇了一眼:“你看我们想吃的么?”
叶雄海倒是幸灾乐祸:“吃的没有,想要吃饭自己去动手做。”
叶柯“哎呦”一声,可怜兮兮:“你们真是一点也不心疼自己的老儿子啊,饿的我头晕眼花了。”对于难得回来一趟的儿子,郑英没好气:“还知道头晕眼花,我们喊了你多少次了,你真是连应都不应一下啊。”
叶柯笑着挠头:“嘿嘿,我那是专心工作嘛。”
他记得好像是有喊过几次,不过都以敷衍了事,主要关键剧情想要一鼓作气写出来。
叶雄海指向餐桌:“喏,留着呢,去吃吧。你妈怕凉了,刚刚又热了一次。”
“好咧。”
叶柯快步走向餐桌,果然桌上几个碗都用东西盖住保温,心中不由一暖。
而见叶柯坐在餐桌吃的狼吞虎咽,郑英与叶雄海也是极为心疼的走了过来。
分别坐在他两边,一个负责夹菜,一个默默时不时给补上饮料。
似乎这才是除夕年夜饭的意义,不论钱多钱少,最重要是一家人一直在一起……
春节假期结束,叶柯心满意足背着笔记本踏上了返京的飞机。
对于飞机内满是返程的乘客,欢声笑语中夹杂着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叶柯却无心在意,干脆在飞机上不停对《小偷家族》中一些突兀的剧情,进行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