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上映后《入殓师》的票房,确确实实火了。
而叶柯和李洋,则是被那些被采访邀请追着跑。
《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和《杨澜访谈录》的节目组纷纷找上门来了。
毕竞谁知道呢?是么,我也不信。
来自鲁豫名言名句,实在太过洗脑了。
所以,叶柯与李洋干脆选择了《杨澜访谈录》和《艺术人生》。
就如《十面埋伏》热映期,也是上了这些访谈节目,导演张一谋、带着主演们,直接在节目中探讨影片“武侠美学”的创作理念,张一谋坦言“花海大战”拍摄时因天气延误,团队用人工降雨和灯光弥补。而《天下无贼》上映后,《艺术人生》则是采访冯小缸、刘德铧、王保强,王保强回忆“傻根”角色灵感来源于自己北漂经历,冯小缸则透露影片原本计划走纯喜剧路线,后调整为犯罪喜剧。
以及《功夫》上映首周,主持人经纬采访周星星,星爷笑谈“包租婆”角色灵感来自童年邻居,“如来神掌”特效拍摄时自己曾被威亚勒红;
只能说这时候,电视还是大家获取消息的主要渠道,这几个节目收视率高,观众爱看,能上节目聊电影,对宣传特别有帮助。
而此时《艺术人生》演播厅内,观众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朱君一身西装,手持话筒走到舞台中央,标志性的微笑:“各位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本期《艺术人生》。
今年的华语电影市场可谓百花齐放,暑期时有《功夫》以及《天下无贼》。而后更有张一谋导演,那充满刀光剑影的《十面埋伏》。
不过今天,我们要聊一部特别的作品,它是以镜头触碰生命最深处的温柔,《入殓师》。”随着朱君的话落下,身后的背景屏幕上闪过《入殓师》中的一些精彩镜头片段。
而台上观众看着这些片段,有些人甚至已经看过好几次,但还是报以热烈掌声。
而伴随着掌声响起整个演播厅,叶柯穿着深灰色高领毛衣,外搭简约的黑色西装,清瘦的身形在暖光下显得格外沉静。
倒是身旁的李洋则西装笔挺,发胶固定的头发泛着光泽,不时抬手整理领带,难掩紧张与兴奋。两人在掌声中走上舞台,与朱君握手致意。
“欢迎你们,叶柯李洋。先请坐。”
指了指中央摆放的米色沙发,等叶柯和李洋落座后。
朱君则坐在对面单人椅上,“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入殓师》这个片名时,第一反应是这题材是不是太冷门了,会有好成绩么。
可当我看完电影,心里真被打动了。
叶柯,作为编剧和主演,你当初为什么想着去写这样的剧本,和饰演电影中的男主角?”
略显放松双腿互叠,叶柯并未多思索说道:“其实最初想到这个题材,也是偶然的,本身关于入殓师这一职业自古就有,只是平时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
所以在那次偶尔之下,就多为了解,发现其实并不是平时别人所想那样。
所以我就试着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当时是先给李洋看的,他也很喜欢,所以那时候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和不断修改剧本。”
“可不是嘛!”
李洋接过话头,身体往前探说道,“其实叶柯跟我说这事时,我抱着很大怀疑,毕竞他是演员出身的,写剧本那不是专业编剧的事嘛。
但结果嘛……”
顿了下,看向旁边叶柯,李洋不由乐道:“可是看到《入殓师》的剧本后,虽然还不是很完整。但那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个能“咬’住观众的故事。”
李洋有些玩笑的比喻,惹得现场观众大笑。
叶柯也不由乐的笑了笑,其实接受节目访谈,不能一味太过认真古板,那样缺乏趣味性。
毕竟两人上节目中的初衷,也是为了宣传电影。
听到李洋的话,朱君笑着问道:“听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你们吃了不少苦头?”
“何止是苦头!”
感觉有些放飞的李洋,有些夸张的拍了下大腿,“开机前,叶柯非要带着整个剧组去殡葬学校学习。那地方,大夏天的,空调嗡嗡响,解剖室的福尔马林味能钻进衣服缝里。
叶柯倒好,天天跟着老师傅学给遗体化妆,手套戴了三层,愣是被熏得吃不下饭。”
“确实是段难忘的经历。”
相对于李洋有些夸张表演成份在里面,叶柯则是显得很平静,仿佛在述说一件往事,“记得第一次实操时,我面对的是一具硅胶模型,但手还是不受控制地发抖。
而专业的老师傅就站在旁边,特别平静地说:“你手抖,是因为把它当道具。试着把它当成一位睡着了的长辈。’
也正是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了入殓师的意义。”
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而后朱君好奇问道:“电影里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那就是叶柯饰演的主角给父亲入殓时,发现老人指甲缝里的木屑,这个设计是怎么来的?”
“这其实是个意外之喜。”叶柯眼睛亮起来,“拍摄时,扮演父亲的老演员也是个木工爱好者,他总爱在片场用小刀削木头玩。
有天收工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