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时,正是初秋的清晨。
叶柯望着那片熟悉的景致,突然觉得有些触景生情。
毕竟这几年,每一年都要出国参加欧洲三大电影节,如今他可以说是把男演员的最高奖项都拿了一遍。李洋在旁边推了推他的胳膊:“看,底下那黑压压的一片,八成都是来接你的。”
舷梯刚搭上舱门,就听见机场大厅传来的欢呼声。
叶柯低头整理了一下风衣领口,带上墨镜准备走出去。
走下舷梯的瞬间,闪光灯如骤雨般落下。记者们举着话筒往前涌,问题像潮水似的扑过来:“叶柯老师,接下来会接好莱坞的剧本吗?”
“《陈汉生》会拍续集吗?”
“您觉得现在的成就超过了前辈们吗?”
叶柯停下脚步,看着四周人群。
叶柯带着旅途的微哑却格外清晰:“首先谢谢大家来接我。奖杯是荣誉,更是提醒一一提醒我不能忘了自己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叶柯的目光扫过人群,像是在寻找什么,又像是在与每个人对视,“确实是有好莱坞的剧本递来过,但眼下我只想继续在国内好好拍电影。”
其实不止是今年,早在去年柏林时,叶柯就接到过好莱坞那边递来的本子。
但他根本就无心去参加,毕竟那时候不仅仅准备拍摄《陈汉生》还有《新世界》。
而且在好莱坞那边,虽然拿的是美刀片酬,可不代表会那么好拿,毕竞就连李连捷都只能饰演反派,据说最后还被反噬了。
把始皇当做反派饰演……
叶柯顿了顿,声音里多了几分恳切:“说超过前辈,这太荒唐了。我在上学时就看过许多前辈的电影,那些镜头教会我的,比任何奖杯都珍贵。前辈们是铺路人,我不过是顺着他们的脚印,多走了几步。”人群里爆发出掌声,比刚才的欢呼声更实在。有个戴眼镜的男记者突然喊:“叶柯老师,请问你接下还会自导自演么,还是说要到底转型导演?”
叶柯笑了:“要是有好的角色,合适的话,我还是会去演的,毕竞我是个演员。
要是有其他导演的邀请,我也会去试一试的。”
毕竟如同温情跟叶柯说的,已经有一群导演在吐槽说叶柯,现在都是自己跟自己玩。
但这真是冤,叶柯只是觉得那些角色根本不适合自己。
总不能好不容易积攒的口碑,被嚅嚅没了。
“哦?”男记者的声音带着好奇,“不是说你拒绝那些电影的邀请,甚至有人说你只愿意去拍摄大制作的电影?”
叶柯:“一派胡言,相对于大制作,我更看重角色本身设定,是否符合。”
叶柯就差没说也看重电影剧情质量,想想还是算了,这话一说指不定又要得罪哪路神仙了。陈素悄悄碰了碰他的胳膊,示意该往前走了。
叶柯点点头,对着人群再次致谢,转身走向贵宾通道。
经过拐角时,他看见几个穿校服的学生举着画牌,上面用马克笔写着“叶柯最棒!”,画牌边缘还粘着五颜六色的糖纸,风一吹,像串小灯笼。
通道尽头,王劲松正跟几位老教授说着什么,看见叶柯过来,连忙迎上来。
“回来就好!”
王劲松拍着他的后背,力道不轻,带着长辈特有的实在,“校史馆的展柜特意做了恒温装置,奖杯知道你舍不得,但是三座奖杯复刻的摆进去总行了吧,旁边再放你当年的龙套剧照,让学弟学妹们看看,光靠天赋走不远,得靠脚底板磨。”
“我有点受宠若惊啊!老师。”确实叶柯听到这话,真的感觉有点惊讶同时压力倍增。
“哈哈哈,应该的!”
想到对面中戏那群家伙的嘴脸,王劲松不由畅快笑道:“行了,走吧,这趟来回也够折腾的,我们就不打扰你们了。”
叶柯诧异:“老师,你们不一起走?”
叶柯还以为他们这是特意来机场等自己,打算让自己去趟北电演讲,毕竞这事情不是没有过。一眼就看出叶柯的小心思,王劲松不由揶揄说道:“放心吧,抓壮丁不是这么抓的,等你休息好了,什么时候有空就提前打个招呼,我好组织下。”
听了这话,叶柯也只能点点头,几人干脆一同走出车库,而温情和江武熊已经在那等候多时了……回国后的第一周,叶柯的行程被采访排得满满当当。
但叶柯之前就特意跟温情和整个团队交代过,推掉那些综艺邀约,只留下三家纸媒和一个纪录片团队。其实这几个,都是当年他跑龙套时,愿意给他版面写豆腐块报道的媒体。
今天的《电影周刊》专访,定在北电的老摄影棚。
而此时的记者刚举起相机,叶柯突然拿起军大衣往身上套:“就穿这个拍吧,比西装自在。”摄影师笑着调整镜头:“您现在可是大满贯影帝,穿这个会不会太随意?”
“随意才对。”
叶柯拽了拽大衣下摆,“我之前接受你们采访时,那时还在外面拍电视剧呢,而且就穿着这件衣服。”话题从威尼斯的领奖台聊到《陈汉生》的创作,叶柯的手指总无意识地敲着桌角,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当被问到“如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