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也先后到家。
从自家婆娘那里听说四合院来了个大学生,而且还在轧钢厂工作,两人一时间都有了结交的意思。
在得知傻柱晚上要请王刚吃饭,两位大爷几乎瞬间做出决定,要去傻柱家参加这次饭局。
其实三大爷阎埠贵也想参加,只不过他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还在纠结中。
不一会,易中海端着一笸箩二合面窝头,刘海中端着一盘子炒鸡蛋,两人几乎是同一时间到大傻柱家的门口。
“老易!”
“老刘!”
易中海和刘海中在彼此的眼神中读出了对方与自己相同的目的,又互相瞥了一眼对方带来的东西,不约而同的轻哼一声,然后一左一右同时踏进傻柱家的大门。
“呦呵,兄弟还是你的面子大呀,没想到请你吃顿饭还惊动了两位大爷!”
傻柱好热闹,因此并不在意今晚多几个人吃饭,更不要说来人是两位看着他长大的大爷。
他笑着介绍道:“这是一大爷易中海,这是二大爷刘海中,两位大爷这是王刚。”
“一大爷好,二大爷好!”
王刚起身给两位大爷打招呼,一人递上一根烟。
“小王同志你好!”
易中海和剧中的形象差不多,板寸头白汗衫,一副憨厚长者的形象,乐呵呵的接过烟点上。
“我代表四合院欢迎小王同志!”
刘海中就比剧中的形象瘦上不少,但还是胖乎乎的。
他也笑着同王刚打招呼,随后斜了易中海一眼,似是不满易中海当先开口。
[刘海中和易中海的争斗从这会就已经开始了吗?]
王刚打量着这两位
“傻柱,你这有点不地道了吧!”
许大茂拎着一瓶酒端着一盘花生米,大大咧咧的推门进来,先是对着王刚微笑点头,然后对着正在做饭的傻柱抱怨道:
“人王干事在四合院是我家邻居,在轧钢厂是我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请客这事怎么说也该是我来张罗啊!”
“嘿许大茂,来爷爷家找抽呢?”
傻柱抡起炒勺就要打人,却被王刚和易中海拦住。
见到许大茂没有空手来,拿出来的东西还挺硬,被拦住的傻柱终究是没有发作,碎碎念了几句后继续回去做饭。
“许大茂,你刚才喊小王同志王干事?”
刘海中听出了点门道,身为官迷的他自然知道干事这两个字的含金量,这可是未来的干部啊!
“二大爷,您是不知道。”
许大茂拉来一张椅子坐在王刚身边,乐呵呵的介绍道:“王刚是我们宣传部的干事,5级的办事员,一个月工资有49块5呢!”
“嘿嘿,来晚了来晚了!”
就在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时候,阎埠贵端着一盘地瓜干从门外进来,笑道:“不介意多加一双筷子吧?”
本来傻柱就打算只请王刚的,加上妹妹雨水,晚饭是按三个人的量准备的。
没想到院里三个大爷和许大茂不请自来,六个大老爷们加上一个姑娘,这准备的菜就不够吃了。
刘海中这会抢了先机,自告奋勇喊来他家老二刘光天跑了一趟副食店去采买食材,又从家里拿了两瓶散白。
易中海也不甘落后,回家拿了一碟瓜子糖果过来,几个老爷们趁着何家兄妹做饭的空档,就着阎埠贵拿来的地瓜干,一边聊天一边喝酒。
“小王你这酒可真不错,喝下去有一种炒芝麻的香气!”
抿了一口王刚带来的景芝白干,阎埠贵眼前一亮,这样的好酒他有几年没喝到了。
“这是鲁省的景芝白干,市面上可不好买呢!”
刘海中的徒弟众多,逢年过节来家里拜访的时候就有徒弟送过这酒,只不过他没舍得喝。
“嗐,都是从我导师那顺来的,他家好酒多。”
在写小说稍微有了些积蓄之后,王刚就开始了自己的业余爱好,那就是收藏。
古董什么的对于外行来说容易掉坑,其他收藏王刚也不感兴趣,于是就开始收集方便购买且绝对保真的名酒和邮票,这瓶景芝白干就是他的藏品之一。
现在的行情是长篇连载小说的稿费1-10元每千字,知名作家的稿费更高,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实在是不想冒险去黑市倒腾那仨瓜俩枣的王刚,就盯上了这个可以名正言顺赚钱的路子。
于是《亮剑》和《潜伏》便提前面世了。
《亮剑》王刚是少量修改,剩下对着原文照抄,《潜伏》则需要结合电视剧的情节加以填充,毕竟原著小说总共只有1.4万字,他打算增加到50万字左右。
如今《亮剑》在工人报上连载,《潜伏》在京城日报连载,两家报纸不约而同的给了王刚千字6元的稿费,每天安排两千字左右的版面连载。
其中京城日报的魏副主编看好《潜伏》的潜力,给王刚许诺若是读者反响良好,后面的稿费还能升。
一个多月的时间王刚已经写了8万字左右,稿费已经有了小500块钱。
“上大学还能有这好事,嘿嘿,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