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拿来廉价的掠夺北方土地生长出来的作物,就会彻底的破坏大明的经济结构。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可以用南方的钱养北方的兵,缓施手段,慢慢的维持住经济平衡。
可是白银,除了是货币,本身还是商品。
它自己附带着成本和不菲的利润。
别看白银在大明稀罕,但是在很多地方,却有着丰富的产量。
如果大明彻底废掉宝钞,持续的推高对白银的渴求。
那么那些外面的商人,拿着弄来的廉价白银,就能趴在大明身上吸血,将大量的劳动所得,从大明轻而易举的收割走。
留下的,只有被破坏的经济结构,以及被白银搅的矛盾丛生的社会生态。
这踏马要是再搭配上推高白银估值的“一条鞭法”,那可真是绝了。
一条鞭法造成的白银剪刀差,彻底破坏了北方的经济。结果执政的南方派过得很爽,连军费也不是很想掏了。
——最后,刀向南指,神州陆沉。
在很多的历史分析中,总有各种各样大明亡于这,大明亡于那的各种说法。
大明到底亡于什么,裴元还真看不清楚。
但是他却清晰的认识到了一件事。
正德七年的这次司钥库上书,以及这次大明宝钞最后的一次反扑,是大明能不能活下去,最要命的时间节点。
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由外国的白银商人掌控,那个这个国家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可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稳住大明宝钞的币值,然后把带着剧毒的一条鞭法,从绑定白银转为绑定大明宝钞。
接着,以宝钞的两大主要受益群体,官员和军队,监督宝钞的发行。
大明或许真的能走出一条不同的路。
至少,在税收转为宝钞之后,朝廷也不希望收上来的税变成一堆烂纸。
官员和军队,也肯定不能容忍指望一堆烂纸活着。
利益的平衡和互相的钳制,完全足以保证宝钞的体系运行下去。
所以。
不管这个计划是哪个幕后老阴比在推动,最终又为了什么,裴元都已经做好了强行接管的准备。
——你的计划很好,但我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