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跟赵云置气。
只一战,不仅能使三郡汉民重见天日,还可震慑关外鲜卑。
“这将军哪里话,必不负将军厚望!”郝昭直接单膝跪地作揖。
在得到林墨点头示意后,他继续说道:“这条栈道废弃已近二百年,沿途不仅多处损毁,而且很多山路仅通一骑,大军行进难度大不说,每组推进不过两千人,一旦被围,后军又无法增援,立刻会陷入死境。
林墨走上前,围着他转了一圈,点了点头,“来我军中,乃明智之举。”
田畴说的慷慨激昂,甚至是唾沫飞溅,对乌桓的痛恨可见一斑啊。
声东击西,算不得多高明吧,其实是完全复刻了历史上曹操歼灭乌桓的战斗。
但林墨已经忍不住缓缓站起身子了。
另外一人,眉宇间透着一卷书生气,但搀扶着宝剑的右手虎口处明显可见的老茧标志着这个汉子常年练武。
其他不论,光说诸葛亮第五次出祁山的时候,就连司马懿都没能察觉诸葛亮意欲抢占北原,事实上,当时不是司马懿没看出来,整个曹营里也只有郭淮一人猜透了诸葛亮的用心,成功化解了一次危机。
他微微颔首,笑道:“除了滨海道,入柳城可还有其他通道?”
但就中层来说,这两人绝对是最拔尖的一戳人。
田畴显然是有备而来,直接就从怀里拿出了一张羊皮图纸放在林墨面前的台案上,并指着其中一条标注清晰的线路说道:
在下虽不才,却愿出绵薄之力为侯爷分忧,成此壮举!”
“这样吧,分三万军走滨海道吸引乌桓的大军,再以一支万人小队轻装简行出卢龙塞绕袭柳城,城破后,乌桓必乱,即时再与大军会合,分治乌桓各部。”
林墨不打算去了,深入不毛苦寒之地的苦楚是可以承受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可不是一句好听的口号,问题是老岳父去了彭城,那么邺城就一定要有人镇守。
而且,早年间跟着曹操参与汉中大战的时候,也是他在夏侯渊死后力荐张郃接位,这才稳住了败兵没有全部被蜀军给冲散。
“要不,一人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军中最忌远亲近疏的,尤其是林墨如今的位置,更不允许他刻意去偏袒赵云了。
现在好了,一口气增加了两员中层,林墨觉得心情大好,地盘这么大,兵马这么多,没有这些人,如何能做到兵发多路呢。
再者,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把乌桓打趴下了,鲜卑才会投鼠忌器,否则往后这边境不知道还有多少仗要打。
满宠为首,身后跟着两名身披铠甲的青年男子。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此番对手有脑子、但不多,赵云要想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这是个很不错的历练机会,他该要多带兵出去了,不然未来谁给自己分担压力?
“允文,我想让伯宁做我的副将。”对于这个安排大家都没有任何意见,赵云却站了起来。
“郭伯济”
而恰恰在眼下,这种人才是吕林集团最稀缺的。
所以,他有资格胡闹的。
好哇,自从挖了赵云、老阴货这拨人后,林墨就一直在治理内政或是跟着出去打仗,已经很长的时间没有挖人了。
“子龙啊,这做人可不能忘本啊,伯宁是怎么入我军的,你可别忘了呀。”颜良幽幽的说道,眼神中带着妙不可言的传神。
就连赵云和颜良文丑听后都觉得热血沸腾,像打了鸡血一样。
田畴所说与林墨所知道的历史大体是一致的,显然没有一点藏私啊。
这样的战争,不为扩张地盘,不为掠夺资源,只是为了告诉他们,从今往后,这里,幽州,就是你们的禁区了,也让百姓们可以重新得到大汉的庇护。
赵云和张燕、颜良文丑交换了个眼神,四人也表示赞同。
其一,林墨要告诉鲜卑,告诉匈奴,告诉乌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正欲发问的时候,厅外走入三人。
老岳父也真是的,在这种关键时候竟然产生了自我价值的怀疑,纯粹是把烂摊子丢给了我一个人!
“侯爷,请容末将介绍,这位.”
啊这
这这这.
没有实战经验,一直拜读兵书,这话让颜良听来总是有一种纸上谈兵赵括的既视感。
至于佯攻方面,派遣军中校尉提领就足够了。
“伯济、伯道,你二人可愿入我麾下,若有战也好让你们历练一番。”原本呢,颜良其实并不是很看好这两人的。
来的路上还一直担心吕营人才济济,刚过来又没有军功,只怕要从队率做起,但是吧,能跟着满宠就行了。
因为当时满宠说那番话的时候他又不在身旁,再加上郝昭这种连实战经验都没有的人,他就更加没放心上了。
能让他这么兴奋,一定是这两人身上有一些自己看不见的东西。
“在下郝昭,字伯道,见过侯爷。”
焦触和张南不是立了功嘛,刚好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挂帅,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带人跑了,因为挂帅这玩意也就是名义上罢了,三万军共节六校尉,掌兵的四人肯定得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