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其他类型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番外·诸葛亮之死

番外·诸葛亮之死(2 / 4)

懿、杨修、徐庶、庞统、法正、鲁肃以及荀攸。

郭嘉早在二十年前就去世了,贾诩也在五年前去世,空出来的两个席位就由徐庶和庞统递补上了。

至于荀攸,他的上位则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毕竟他曾经是从逆的罪臣。

不过因为刘协选择宽恕了他们这群罪臣,所以他也得以继续留在朝廷,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诸葛亮告老之后成功进入内阁。

而今日要商议的主题,就是关于先帝的谥号以及庙号。

其实这个问题礼部的官员们已经争论许久了,却始终没能拿出个结果。

毕竟这位天子的功绩实在是太大了,既光复了大汉,又开创了建安盛世,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所以怎么拟定谥号和庙号是个相当困难的事。

而且这关系到皇帝的身后名,必须要慎重。

荀攸沉吟许久,缓缓开口道:“陛下,先帝谥号如何还有待商议,但先帝之功绩,‘太高中世’四大庙号,可占一‘中’字。”

“中祖也,谓承前启后,复兴宗庙之主,其德足以绍述先业,功足以振起衰微,故称为中祖。”

“故而臣以为,定先帝庙号为中祖最为合适。”

“太高中世”为最顶级的四大庙号,其中“太”和“高”这两个庙号,都只有开国皇帝才能拥有。

而“世”这一庙号,多落于中兴之主的头上,如光武帝刘秀便是世祖。

“中”这一庙号最为难得,因为需要国家两次衰落后又再度兴旺崛起,而这也与先帝刘协的功绩最为吻合。

所以在荀攸看来,没有比中祖更合适的庙号了。

荀攸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其他几位大学士的认可,鲁肃、法正、杨修均觉得这个庙号没有争议。

“太师,您觉得呢?”

刘珏看向诸葛亮,向他问道。

诸葛亮沉吟了片刻,然后才缓缓说道:“陛下,以先帝之功绩,自然是当得起中祖庙号的。”

“关键是谥号,该取何字?”

庙号容易定,谥号就难了。

庞统闻言说道:“这是礼部拟定的几个谥号,请太师过目。”

他说着起身将一张纸送到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低头看了一眼,见到上面分别写着“昭武”“宣武”“文昭”等等等等。

而这时徐庶在一旁说道:“我以为,‘昭武’二字合适。”

“陛下平逆贼,定天下,开新政,令我大汉空前强盛,此等圣德通达,当谥‘昭’。”

“太师觉得如何?”

昭字意为“圣闻周达”,即君主具有广博的智慧、卓越的声望,并能将德行与政策通达四方。

《逸周书·谥法解》提到“圣闻周达曰昭”,强调君主在治国理念和道德教化上的深远影响力。

武则代表“克定祸乱”或“威强叡德”,即通过武力平定叛乱、维护国家安定。

按照先帝一生的功绩,“昭武”的谥号还是颇为合适的。

但其实最合适的还是“光武”二字,不过大汉历史上已经有一位光武皇帝了,总不能定一样的谥号。

未等诸葛亮说话,法正便摇头道:“不妥,以‘昭武’为谥,未免太强调先帝的武功,而忽略了先帝的文治之功。”

“先帝不但爱民如子,广施仁政,更是开创科举,立国子监、军事学院,定我大汉万世之基!”

“依我之见,先帝文治之功犹胜于武功,以‘文昭’再合适不过。”

法正和徐庶持完全不同的意见,他更倾向于为先帝定一个彰显其文治之功的谥号。

而他的意见也得到了杨修,鲁肃,庞统三人的一致认可,纷纷点头赞同。

文向来要高于武,文昭肯定是要比昭武更高一级的,这也是朝中不少大臣都认可的谥号。

天子刘珏闻言微微点头,他也觉得“文昭”不错,于是他看向了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的诸葛亮,问道:“太师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言。”

其他大学士们也纷纷看向了诸葛亮。

虽然诸葛亮已经告老,但在威望和资历却极高,几十年来辅佐先帝可谓是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以至于身体都累出了病,不得不提前致仕。

但他为大汉立下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如今新政之所以能推行顺利,大汉之所以能强盛到今天这个地步,眼前这位老人有着极大的功劳。

哪怕身为同僚的他们也尊敬与认可。

“文昭么?”

诸葛亮刚刚似乎是在想其他事情,闻言这才回过神来,见天子与众人都在看着自己,他垂下眼眸,沉思了良久,方才缓缓开口。

“陛下,以‘文昭’为谥固然好,但……老臣以为,这仍不足以彰显陛下之功绩。”

听到诸葛亮之言,众人包括天子在内,都不由得愣了愣。

“文昭”还不够彰显先帝功绩?

须知“文”可是最顶级的谥号了!

刘珏询问道:“那太师觉得该为父皇定什么谥号最合适?”

话音落下,诸葛亮便毫不迟疑地道:“当以‘圣武’为谥!”

最新小说: 紫桑葚[先婚后爱] [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绿茶捞子被狠辣富哥强养了 你也想养小恶龙吗? 原来我不是精神病啊 山里的道观成精啦 被刀四次后npc觉醒了[贵族学院] 苗疆少主(全息) 大国刑警1990 诡异世界打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