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五岳之中岳,距离神都洛阳不过一百多里。
元清霜携二十四番连夜骑快马出动,不到半个时辰,便抵达嵩山悬练峰。
嵩山分东、西两峰,东峰太室,西峰少室。
嵩山有七十二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各占三十六峰,其中太室山峻极峰为主峰,取自《诗经·嵩高》“峻极于天”,山势巍峨险峻,气势磅礴。
江湖很大,大至四海九州,门派如星;
江湖也很小,小到一座嵩山,便容下了半部武林谱。
武周崇佛,少室山三十六峰,尽归少林派所有。
山门前“天下第一名刹”六字乃太宗皇帝亲题,自北魏至今,高僧辈出,七十二绝技名震江湖,少林寺与神都大慈恩寺、北岳悬空寺并称“释门三大寺”,寺中武僧三千,俗家弟子遍布中原,单是山下的药田、茶林就有万亩之广。
太室山则不同,三十六峰被七八家门派瓜分。
其中以逍遥谷为尊,占据主峰峻极峰在内的十二座山峰。
唐初时,茅山派宗师藩师正隐居于谷中修炼传道,创立逍遥谷,传至今日,谷主“凌霄剑”楚云帆一套《太虚剑法》出神入化,门下弟子皆以轻功见长,能踏雪无痕、登萍渡水,又善符道,可以甲马神行,奇诡绝伦。
逍遥谷作为东峰第一派,虽比不得少林底蕴深厚,但在江湖一流势力中也算前列。
紧邻逍遥谷的是百草门,专司采药炼丹,掌门“九指丹师”赵百泉年轻时因试药断了一指,却因此练就辨药奇术,嵩山紫灵芝、赤血参等珍稀药材,十之七八都经他手流入少林药师院。
百草门弟子常背负药篓穿梭于悬崖峭壁,腰间系着特制铜铃,遇险则响一一去年腊月,正是这铃声救下了走火入魔跌落冰涧的少林文殊院首座。
山腰处有座青瓦小院,挂着“救死扶伤”的匾额,乃是“圣手仁心”沈墨轩的医馆,沈家世代行医,祖传《相火针法》能拔世间奇毒。
最不起眼却最赚钱的,当属山脚铁臂帮,帮主赵铁熊原是个酿酒的,因缘际会得了少林跌打酒配方,如今垄断嵩山周边七郡药酒生意。
别看帮众只会几招粗浅的“罗汉拳“,可那些描金绣银的酒坛子,每年能给少林上交十万两白银的香火钱。
其余如观星崖的“摘星手”徐家、黑龙潭的渔帮等小势力,或依附逍遥谷,或与百草门联姻,在这太室山中各有生存之道。
夜色渐浓,少室山传来晚课诵经声。
元清霜的白玉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二十四番的玄色披风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嵩山七十二峰的灯火明灭不定,像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而她们,正是要来落子的人。
“掌事。”
二十四番之首“赤梅”上前领命。
所谓二十四番花信风,是古人根据节气变化总结出的二十四候花期对应的风信,从小寒至谷雨共八个节气,每节气三候,每候对应一种花卉,以梅花为小寒第一候。
她的修为也是最高的。
赤梅取出一份资料,低声说道:“咱们脚下便是悬练峰,距峻极峰约七里,隔十潭峡谷与鸡鸣峰相望。三年以前是渔帮的势力范围,潭中盛产一种白鱼,有补气养元之效,但渔帮很少来此……”元清霜微微偏头。
赤梅会意,解释道:“峡谷冷潭与悬练峰珠帘瀑相接,潭水阴寒,且潭中似有异兽,过去多年间,每有下潭者,十之八九会莫名脱力而死,因此渔帮内部盛传潭中有“水鬼’,就算是水中好手,也不敢入潭捕鱼。
后来韦什方凭空出现,于珠帘瀑后设栖霞草堂,用以修道炼丹,这地方也就成了他的修行之地,他外在表现是四境巅峰,有小宗师之实,所占亦非名地,加之无宝可得,渔帮也就情愿做个顺水人情,太室山诸多门派,亦未多言。”
元清霜点点头:“此处算一疑点。惊蛰三候。”
代号白桃、棣棠、蔷薇的三人上前一步:“属下在。”
元清霜道:“你们三个跟着赤梅,彻查此处,务必小心,谨慎下水。”
“其余人等,随我入珠帘瀑,彻查栖霞草堂。”
元清霜纵身跃下,余下二十朵“花”紧随其后。
珠帘瀑如千丈白练垂落山涧,水声轰鸣似雷。
元清霜等人以绝顶轻功坠下,落到下方瀑前三丈处,玄色披风被水汽浸得微微发亮,她抬手做了个分水的手势,身后二十名女子立即散开成扇形。
“荼蘼,测水深。”
一名腰缠软鞭的女子应声而出,从袖中抖出三枚铜钱,铜钱旋转着飞入瀑下水潭,竞在水面连跳七次才沉没。
“回掌事,潭底有暗流,西北角最浅。”
元清霜点点头,双足点地腾空而起,竟踩着飞溅的水珠横渡潭面,身后二十人见状,各展绝学一一有人甩出飞爪勾住岩缝借力,有人以袖中丝带缠住同伴腰身连环飞跃,最奇的是紫萝,竟将手中折扇展开为伞,借水力反冲而上。
穿过瀑布的刹那。
眼前一亮,水帘后的石台湿滑异常,却早有七盏铜灯嵌在壁间。
正对着的墙壁上刻着“栖霞”二字。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