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春闱联名茶
如今一场春雨下得酣畅淋漓,连绵两日,终于在今日放晴。屋檐滴着水,空气中带着淡淡的雨后泥土气息。万物皆已复苏,长安城内,总少不了贩卖新下来的花果的。
贺星若忙完店中统一的点茶后,就站在店门前,望着明媚的阳光,感叹道:“雨过天晴的感觉真好啊。”
春旱初解,这几日的生意愈发好了,看着外面的天,贺星若只觉得她的心情也跟着轻快起来。
既然要想着给接下来的大唐高考联名奶茶找点灵感,贺星若想着,索性去西市逛个街(摸个鱼),看看眼下都有什么时令花果好了。人生嘛,除了挣钱外,也该有点松弛感。
自然了,一个人逛街是十分无趣的,她便给崔瑜传了信,约了第二日一同去西市。
就这样,贺星若换了身新裁的半臂窄袖襦裙,又拿上随身的钱袋,搭了驴车,赶着午后西市开市前,到了西市外。
随着开市鼓声响起,街边已聚满了人,而她和崔瑜也在西市外碰了面。“贺姊姊。"崔瑜见到她,欢快地朝她招了招手,迎了上去。崔瑜素日爱穿些宽袖襦裙,行动时衣袖款款,裙摆翩跹,不过今日因着要逛街,为了便于行动,还是换上了一袭樱粉色的窄袖短裙,步履轻快,整个人如初春枝头的第一朵桃花,娇俏又明亮。
见着她,贺星若笑吟吟地道:“我就说,春日里的桃花怎么还没开,原来是你穿在身上了。”
被她这般夸赞,崔瑜也欢欢喜喜地接受了,还不忘转了个圈给她看:“这是新裁的春衫,好不好看?”
贺星若自然是直说好看,甚至有了要链接下单的冲动。只可惜此时没有某宝,崔瑜不能回一句“那我把裙子的链接发给你。”西市内行人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香料,胡饼,美酒的香味交织在一起,二人就这样携手同游。
只听崔瑜说:“贺姊姊说要来西市看看,以备接下来的茶饮之用。你可是要为春闱准备茶饮了?”
听到这话,贺星若只觉得崔瑜当真是与她心有灵犀,唇角一弯,笑嘻嘻地道:“这都被你猜中了。”
崔瑜却又好奇地问道:“我记得你不是还存着好些桂花蜜么。蟾宫折桂是多好的口彩啊,怎么不接着用来做桂花奶茶呢?”只见贺星若摇了摇头,笑着说:“若是每次都用同样的点子,虽然讨巧,但也失了新意,难免让人觉得单调。何况茶饮这东西,讲究的就是随时令而饮。这金桂开在秋日,如今春光正好,若还拿着秋日的桂花做文章,反倒失了雅致。待她说完后,笑意不减,又添了一句:“何况这主意,用一次是巧思,再用一次就是偷懒了。”
崔瑜一听“再用一次就是偷懒",忍不住笑了出来。正欲再说,忽然听到前面有一阵清亮的吆喝声:
“新鲜的金橘,最是酸甜可口,新摘的金橘,不要错过咯。”贺星若听到这声音,心念一转,脚步便快了几分,立刻就拉着崔瑜前去那摊子看看。
摊上摆着满满的金橘,是这早春时节难得见到的水果。金橘是小小的一只,圆润饱满,色如黄金,散着清新的果香。看着这金橘,贺星若立时就眼前一亮:“这真是应时令的好果子。”说着,又转过头,很是雀跃地对崔瑜道:“不如就做一杯金橘柠檬茶吧。金橘和柠檬,酸酸甜甜,可是最神仙的搭配。崔瑜听到她的主意后,自然也很是惊喜,这代表,自己又能有新果茶喝了。想着想着,她仿佛已经尝到了金橘柠檬茶的香气了。她忙不迭催促着:“贺姊姊,那我们快买些金橘,就回去吧。”心里有了这主意,贺星若也不打算在此久留了,便去买了几包金橘,就准备回闲茶记去。
而崔瑜出门,自然是坐了自家的马车,便邀了贺星若一同坐她的马车回去。二人坐在马车之内,贺星若就见其中摆设雅致。一方小小的博山炉燃着香料,案几上早备好了点心与新制的蜜饯,二人坐在案旁也可聊天。
马车厢虽小,却温暖安稳,如一方可以移动的小天地。待到二人安坐后,崔瑜亲自递给了她一糕点,只见那糕是六瓣花形的模样,玲珑精致,通体洁白微透。
洁白的糯米外皮极薄,还能隐隐窥见里面深红的豆沙馅。只听崔瑜解释道:“这是前些时候,虢国夫人的厨吏邓连新做出来的点心,我们家的厨房也学做了一些。吴兴米,炊之甑香,便用来做了皮,白马豆,食之齿醉,捣作灵沙臛[1]。因可见这豆沙馅,便谓之透花糍。”贺星若:这就是唐代轶事里记载的透花糍吗!她道过谢,接过后,咬了一口,果然是外皮软糯,带着吴兴米特有的温糯香气,入口就化。又混着绵软细腻的豆沙馅儿,豆香中带着甘甜,却并不腻味,好吃极了。
这高门贵胄家厨师的手艺,可真是名不虚传啊。贺星若不由舒服地眯着眼睛,赞道:“这透花糍真是漂亮,口感更是细腻,好吃极了。”
说着,她靠着马车上软绵绵的垫子,不由啧啧感慨:“说起来啊,每次与你同行,都能跟你坐坐这马车,真是舒服。”“上次这么舒服,还是冬日的时候,顺便搭了陆郎君的马车。”“这样子啊,我每次还能告诉自己,要多赚些银钱,买一辆舒服的马车,进货可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