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2 / 3)

彻:你不服?】

【秦念:你俩谁排第二,朕都认可。】

【刘彻:哼。】

【李世民:谢秦皇解惑。】

李世民叹气。

他知道规则限制之下,秦念不能细说。

………

刘彻极为不满。

天意都认为他名列第二,秦念凭什么说李世民能与他一教高下?

………

嬴政静静地看着第二第三争第二。

【秦念:说回卫霍。刘彻,你运气是真不错,历史前十的名将你能占俩。】

【刘彻:这就是朕的帝国双璧!】

刘彻已经喜欢上“帝国双璧”这个词。

当然,他还记得李陵。

十五岁了。

好好培养,或许将会是帝国三璧!

【秦念:最难得的是冷血如你,居然对他们还真有几分真心——虽然朕猜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俩也拎得清:既不结党营私,也不蓄养士人门客。】

【刘彻:你说话非要如此难听?】

刘彻不理解。

他早就看出秦念对他并没有真正的恶意,但偏生说话如此难听。

比那些只会直谏的谏臣还要难听!

………

秦念点头。

难听就对了。

难听说明她的扮演没跑偏。

她就怕一个不留神把人设变成了“谏臣”,而不是嚣张霸道的皇帝。

【秦念:其实还能更难听,朕对你已经是恩宠有加。】

【刘彻:?】

看着那个莫名其妙的问号,刘彻嘴角抽了抽。

自继位之后,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用“恩宠”这种词。

可惜,此人不在大汉。

刘彻没办法处置秦念。

而各朝臣子皆肃容,尤其是汉武一朝。

“既不结党营私,也不蓄养士人门客”。

这话似乎是对他们讲的。

【刘彻:李绪是谁?】

秦念正在想接下来聊什么。

卫青霍去病陪葬茂陵?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说与不说,都是刘彻的既定剧本。

却见刘彻竟主动挑起话题。

且这个话题十分符合汉武帝的人设。

有仇必报。

李绪帮匈奴练兵对付汉军,汉武帝确实不可能放过他。

【秦念:他是驻奚侯城的塞外都尉。但你要怎么处置尚未降匈奴的他?】

奚侯城,李绪还不是都尉,已被现任都尉拿下。

只等陛下说出处置方式。

刘彻本想将李绪族诛。

但秦念此问,倒让他有些犹豫。

“尚未降匈奴”。

李绪只是个开始。

他还有数十年寿数,这数十年间又将有多少人会犯下死罪?

全都杀掉?

族诛李绪无妨,公孙敖该不该诛?

那毕竟是将军的救命恩人。

【刘彻:如若是你,又将如何处置?】

【秦念:你问朕?】

秦念果断敲甲方的聊天框。

得知她编的人设史实也是史实,但不提具体的人事物就不违反“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

【秦念:朕依法治国,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依法治国。

果然是秦皇。

各朝观天幕之人皆有此悟。

但秦法严苛,始皇帝的民心即便有所上升,但依旧位处下游,为“群成员”之末。

秦念又为何身居榜首?

【刘彻:即便是为异族练兵,也不刑之?】

【秦念:为异族练兵的前提是他被俘,你把他调去关内耕地,他能千里迢迢跑去被匈奴俘虏?】

【秦念:这叫预防犯罪。】

嬴政蹙眉。

在他看来秦念此举有些仁弱。

………

李世民叹道:“民心第一,朕不及也。”

若是他得知有人将行逆举,必不可能如秦念这般,只是略作考虑便做出决定:

“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天幕禁止谎言,又面向天下百姓。

这就是秦念的为君之道。

【刘彻:此事暂且搁置,先论其他。】

【刘彻:还有哪些人降虏?】

刘彻的民心迅速下跌。

此言一出,大汉人人自危!

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几十年会发生些什么。

但刘彻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他不在乎民心。

他只在乎忠与不忠。

民心有何惧?

秦始皇的民心如此之低,他在世时有人能够造反成功?

都是千古一帝,刘彻也有这个自信。

秦念正要敲出一个名字,但盯着手机屏幕时,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从“刘彻”那两句算得上平静的话里看出了杀气。

“我刚才回答依法治国的时候,就已经是‘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的人设。”

“如果我把降虏的人说出来,就是配合刘彻杀还没有犯罪的人。”

“好险,差点我的人设就崩了。”

【秦念:你重

最新小说: 全家读心后炮灰崽崽成团宠 边军造反:从拯救双胞胎女囚开始 领证爽约?我转嫁你哥哭什么 渣爹杀妻灭女?重生断亲,全族祭天 纯阳秘闻录 雷霆扫黑:光云守护 诡异降临:假扮贵族插班生意外成团宠 你说他偏执又阴郁?完蛋,我更爱了 助你修行说我废,离婚返还百万倍! 糟糕,撞见女帝沐浴的我,被偷听心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