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次杖刑(1 / 2)

第54章分三次杖刑

上纲上线的刘侄,还提起他们昨日的态度,那态度哪里对?就他们干下的事,不把守城的事当回事,传扬出去,死的人就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好些人。

为将守城,却不顾城中百姓生死,只为与一个公主斗气?诚然这位公主年轻,年轻就是可以不信她的理由吗?况且刘侄并未让军中将士做任何危险的事,不过是让他们挖个地,弄个土,这本不是难事,只要他们配合去做,最后这个计划成与不成都与他们无关。他们错就错在拿娇,竟然敢在刘彻的诏令之下,直接不配合刘侄行事。刘侄以重金请了城中的百姓相助,也幸好这一番准备得当,否则若是匈奴进犯,他们所犯下的过错会更大。

而且,看看外面的那些尸首。

刘桎就是明明白白的把机关都摆在明面上,甚至还出言提醒匈奴人不要入内。

就是这样的阳谋,匈奴不信邪的入内的全部都死了。这个事,这个事别说匈奴人反应不过来,就是现在他们都不明白,一切究竞是怎么发生的,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发生?无论他们有多少不愿意,不肯接受。

刘侄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他们这些人的错处。李广不跪出来认这个罪,怕是身后的将士们都将因他而受累。“听闻李广将军是出了名的仁厚待兵,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刘侄算是终于听到李广认一个软了,虽然那同样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没有关系,刘蛭仅仅是要提醒他,看不起人可以,也得想想自己。“那你对将士能同苦,昨日见城中百姓出来帮我的时候,你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们在那儿劳累,还能纹丝不动的。啊,军中将士和城中百姓不同?”刘侄将心中的疑惑尽都道来,等着李广回答。李广……

“你能同甘共苦的到底是什么人呢?我虽年幼也是大汉公主。城中的百姓,我花了钱请他们帮忙,你知此事我是非要办不可。你怎么就能冷眼旁观,全然不为所动?你们亦然。本宫都不由想,如你们这些冷眼旁观的将士,倘若匈奴破城,你们当真能为百姓们守住城?"刘侄继续再接再厉的道出心中的疑惑,等着他们的解答。

提起百姓,提起这一座座的城,让人更意识到刘蛭言语中的含义。只归到刘侄的头上,想让他们不好过,容易让朝廷的人把事儿都推到刘晖的头上,以为刘侄有意闹事,也让刘彻很容易成为偏袒女儿的皇帝。扯到百姓头上,怀疑他们无视百姓的行为,遇难都不帮百姓,生死的关头,他们难道会帮?

刘侄表示怀疑。

李家,是世家贵族不假,不代表他们没有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刘蛭不干别的,仅仅是把事情如实的捅出来,让全天下的人看清楚。李广这样的人,守城也未必守得住。

刘侄的眼中尽是冷意。

而在这个时候李广已然双膝跪下道:“公主,一切罪责在末将,末将愿自罚军棍六十,以令军中上下知军法森严,也让天下知,大汉的将士若心中无百始该是何等下场。”

看,他们其实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犯下的过错应该如何惩罚,偏一直认罪不说处罚,是想让刘侄说出来。

刘侄也不说。她也只论他们的过错,他们要是不自己罚,让别人来罚去。这下刘侄满意了。

“公主,李将军年事已高,这六十军棍挨下来怕是……“还有人为李广求情。刘侄马上道:“李广将军,你是要让我难做?不知道的怕是以为我到上谷是来有意为难你的。你这样的老将,于国有功,大汉天下有劳你了。我一个公主,怎么敢对李将军责罚。是我罚的李将军吗?”想把事情到归刘晖的头上,刘侄傻吗?

“此乃军法有规定,与公主无关,末将失职,理当责罚。来人,行刑。“李广难得的终于意识到他的错处,也懂得刘侄不好惹。在皇帝身边长大的人,斗心眼这些事,这里的所有人加起来都不可能是刘侄的对手。

企图给刘侄下马威的人,更应该尝尝刘侄的下马威。刘蛭挑眉问:“在此?”

一众人诧异抬首望向刘侄,刘蛭道:“既犯的是军法,当在军中处置,以令三军观刑,以儆效尤。”

这话不是商量,而是直接了当的告诉李广,既然要按军法处置,应该在三军将士面前受此责罚。否则这样的意义在哪儿?这一刻的众人才明白,刘侄昨日忍下的这一口气图谋何其大。不仅仅是军中诸将,是三军的将士无一例外,都得知道规矩。朝廷送来的诏书,朝廷安排来的人,做的也只是一些助于守城,非以伤人害命之事,只要军中将士们配合,问题不会有。然,不配合的下场,一个李广,老将呢。

杀一杀他的威风,往后刘侄不管往哪个城池去,不会再有人敢不拿她当回事。

杀一儆百,杀的不仅仅是上谷的三军将士,更是大汉的三军将士。“公主也要观刑?“李广抬头问出这句话,刘蛭理所当然的道:“当然。我也应该去感受军威之严,以牢记在心,永不敢犯。”一个公主说要牢记军规之严,永不敢犯,这不就是处置人想要看到的结果吗?

刘侄说去是真的去,纵然有人想再求情,也得他们说得出那个口。敢说李广无错?

李广有错,这六十的军棍也是他该受

最新小说: 重生97,平平淡淡才是真 高武:我的功法有词条 穿成继母,我靠种田封一品诰命 厉总,夫人说今天要拆你公司 吞噬星空:收徒万倍返还 镇狱司:我靠刑具斩天骄 让我做外室?我另嫁你哭什么 成龙快婿 凡人修仙:从认命娶妻开始 我这玩具厂,谁诽谤说军工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