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权要分
刘彻轻扬眉头,身体后靠道:“说来听听。”愿意听刘侄讲讲。
“咱们有马蹄铁,匈奴没有。想让匈奴的马儿不敢踏足百姓的田地,办法是有的,就是办法可能稍微有点费力,有点损。"刘蛭含糊的道来,费力还损,引得人侧目。
刘彻眼神一暗,卫青和霍去病盯紧了刘侄,刘侄道:“在田里放铁钉放铁块,得让咱们的百姓记着位置,别扎不到马儿先把我们的人给扎了。”这法子确实有点……
重点是好用啊!
要是不想让匈奴的兵马犯我边境,不让大汉的耕田受到损害,确实应该要想办法。
比起匈奴马踏青苗的行为,在田地里放铁钉和铁块的事不应该吗?“你这主意教人了吗?"刘彻还是知道刘侄的,怕是早想到这么一个办法了。刘侄要是教了人也好,直接用上。
“没呢,这会儿又不是耕种的季节,再说了,那些田都要重新开垦,哪有那么容易。“边境那一亩一亩的土地情况,多数荒芜了,刘侄心里说不出的惋惜。匈奴那样的欺压大汉,压得大汉的百姓连生存成了问题,焉能不让大汉举国上下,皆一心出击灭之?
不给人活路,莫要要怪别人也不给你活路。“这铁钉要是不小心落入敌方的手里?“霍去病在此时提醒。铁呢,于各家都是好东西,朝廷一向有专门的管控,开放铁钉,万一落入有心人的手里,大汉会乱。落入匈奴的手里,是可以强盛匈奴。刘侄补充道:"每家的铁钉都登记在案。而且又不是都要弄。四周的位置放一些,中间再放一些。匈奴人要是不怕马儿费了,正好。或许那么干还能捡回来不少马。”
铁钉的能用,也能防。
试试也无防,有用没用,试过才知道。
刘彻问起其他,刘侄直接拿出所到边境的修渠引水修路的图,显然人走一趟不是单纯的走走,而是所到之处,不仅考虑到军防问题,连百姓生存,连同相互的城池之间相互牵制和救援都考虑到了。对此,刘彻问:“你对军中怎么看?”
“大汉的兵马,最应该记住的人是大汉皇帝。"此言落下,再一次让卫青和霍去病失态,刘侄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刘彻笑了,“怎么,知道想让他们听话难了吗?”“赏罚分明,自能令他们生畏。但,军中非无私心者。和将士同吃同住等于同心同德吗?"刘侄同样也笑而问,摇了摇头道:“一城之中,成一家之地了,都姓李。”
说到这个份上,还能不知道说的到底是谁?就是因为知道才让人无法不重视。
刘侄让人查到的事,定然早早已经送回到刘彻的手中。刘彻一直不曾发作,不会是有人以为皇帝不在意的吧?
并非不在意,而是压着等着,为了寻一个合适的机会再出事。“军权和政权,应该分开,一家之人不能同于一个军中,各自掌权,也当相互牵制。"刘侄继续补充,听得卫青和霍去病都心头止不住的颤动,刘侄所言都是皇帝的忌讳,刘彻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都相对清楚。军中,都是世家贵族出身的人。
“这就是他们不服你舅舅的原因。他们想要的本事不够,争不来,也见不得别人争到。"刘彻偏在这个时候以卫青为例,好让刘晖知道这个事其实素来相互各知。
刘桎笑笑道:“执父皇的诏令前去,他们对我这个公主也不怎么当回事。”并非刘侄无中生有,李广的事闹得不小,要不是李广请以杖军棍六十,定有人狠狠参李广的。刘侄做事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因此也让人对刘侄多了些郑重刘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通过他们对刘侄的态度,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刘彻的态度。
虽说这些事刘彻有数,遮羞而撕下时,刘彻不得不正视。刘侄提出的主意,刘彻知道是为他好,亦为大汉安宁着想。分权,军权和政权。
一郡的太守,眼下是兵权和政权都握在手里的。“怎么分?“刘彻心里未中未尝没想法,只是想听刘蛭仔细的说,探底。“太守掌一方政务,管民生诸事,军权归于军中。“这事因为以前都是为了方便,能者多劳。然而军政大权集于一人之身,“有兵有粮,要是……其中道理,话一出口,霍去病赶紧捂住刘侄的嘴,那么样的话不能说。刘侄瞪眼,刘彻看在眼里,“阿侄说错了?”霍去病回答道:“不能直言不讳。”
卫青深以为然,纵然彼此都清楚的事,那也不能直接了当的说出来。还好霍去病捂得快。
“你倒是想得周到,这是不给人半分有作乱的机会。“刘彻换了个位置继续靠。这意思是什么?试探?刘侄眼神盯紧霍去病,霍去病在她的注视下,松开括住刘晖的手。
刘侄道:“利于集权,而不利个人得权,当为。”地方本来就应该相互牵制,如同这朝堂之上,他们都应该相互的牵制约束,否则无法无天,那还得了。
刘彻盯着刘晖笑了,“这些东西让三公九卿议议再说。”刘侄闭嘴了,要议随了刘彻,刘彻想让谁议就让谁议。“修渠之事迫在眉睫,过年前修好,年后渠通,渠水灌溉入田,可令百姓得以丰收。水车这些东西也要赶紧做起来,以免耽误明年的春耕。“刘蛭提醒刘彻。
刘彻起身前倾问:“朕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