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陛下,罪不致死
可是宫中好些消息不完整,刘蛭不愿意细说,最后还是卫子夫让卫长公主说清楚情况。
卫子夫听在耳朵里只是望向刘侄,刘蛭很肯定的道:“我能处理好,小事罢了。谁有错谁无错,难道他们不知?真敢闹大,我敢打人,我更敢让他们一家子颜面尽失。”
挨了打都不老实,好说,就让他们再吃吃苦头,刘侄一点不介意那么干。“怎么不告诉我。“霍去病以为今日只是寻常,在百川书院断不可能出事。谁料还是出了事,都有人敢在百川书院调戏卫长公主。对,他们是不知卫长公主的身份不假。
然那可是百川书院。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他们是哪里来的胆子敢在百川书院如此行事?
霍去病起身要走,刘晖忙将人拉住道:“表哥,我都把人给打了。”这话让卫子夫也赶紧阻止霍去病道:“去病,你不许再乱来。眼下的事情已然够多了,你要是再胡闹,真要出大事了。”霍去病转头迎向刘侄,等的是刘侄的下文。“事情我是想完了,得看他们的意见,要是都不打算完,没有关系,我一定给表哥收拾人的机会。"调戏卫长公主的人,霍去病也认为应该要教训的。好大的胆子,都敢调戏卫长公主了?
霍去病眼中尽是冷意的道:“好。”
刘侄都说会给他收拾人的机会,那他就等着。卫子夫叮嘱道:"你们要有些分寸。”
卫青刚打了胜仗,刚被封为大将军,连三个儿子都得了侯位,这样的赏赐无一不昭示刘彻对卫青恩宠,对卫家的恩宠。正因如此他们更要小心。刘侄的事,那一个汉仁帝的事,不会有人以为事情都过去了。不出现天幕,仅仅是因为不出现,但天幕所言,让人记在心上了,至于各自都想记着哪一些,得看各自所图。
卫子夫是小心谨慎惯的,自天幕的事一出来,她一直如履薄冰。饶是王太后崩了,卫子夫得以将宫务收入手中,也不敢有一丝的松懈。她了解刘彻是个什么样的人,知道他在审视着所有人。权力,王太后去后,得利最大的人是卫子夫。从今往后压在卫子夫头上的人没有了。
想想当年的窦太皇太后崩后,王太后直接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和刘彻争权,那一刻的刘彻都有一种全然不认识王太后的感觉。那是他的母亲吗?一直以来为他苦心谋划,和他站在一起的母亲?这些事,卫子夫陪刘彻经历过,自明了刘彻在此时王太后去时,也一定会盯着她,看看她是不是会变成一个和王太后一样的人。一样的认为,作为真正大权在握的皇后后,她就可以肆意行事。卫子夫不曾。她依然记得自己的本分,记得他们卫家的一切,她的皇后之位都是刘彻给予。自然,随时他都可以收回去。以前卫子夫不敢做的事,成为真正的皇后,后宫的大权在她手中,她也一样不能做。
好在,平稳的过度。
刘彻还来椒房殿,宫中身边的美人不少,也诞下别的皇子。卫子夫的心也顾不上因为别的皇子而忧。
一个刘侄在,一个刘据在。
到目前为止,刘彻的所有儿女中,无一人能及刘侄的聪慧,也无一人能有刘侄的能干,能让刘彻称赞,带在身边教导。就算同为皇子,刘据是长是嫡,就算不及刘蛭的聪慧,也不算太入刘彻的眼,于刘彻而言,其他的儿子小的小,比之刘据更不能入他的眼。卫子夫知道,她得稳,比之三年前要更稳。“陛下。"卫子夫不断的安抚自己,听到有人来禀,回过神起身,思量的是刘彻此时来,是因着几个孩子都去了百川书院的事?亦或者因为百川书院内发生的事?
“父皇。陛下。"齐齐整整的声音,都起身迎向刘彻。一身红衣长袍的刘彻应声走来,走到卫长公主身边问:“吓着了?”“没有,身边伺候的人都挡下了。只是儿臣有些失望。“卫长公主的声音透着低落,“父皇创立太学是为育人才的不是吗?太学内的学生不都是出自世家勋贵人家吗?为何他们竟然如”
难听的话不用说仔细,懂的人都懂那是何意。失望的卫长公主嘟起嘴道:“而且那些先生还浑不以为然。父皇,倘若大汉朝都是这样的官,以后的大汉会变成什么样子?”此问落下,刘彻不由的望向刘蛭,刘侄忙道:“阿姐又不是小孩子,还能不知些道理?”
别一副尽都是她教的架势。纵然真是刘桎教的,卫长公主难道不可以学以致用?
卫长公主瞄了刘彻一眼,“父皇,因为长得貌美他们就怪责我们不应该出门,不应该在外面抛头露面呢。是吗?”
这话真是有人当时指责的,卫长公主听清后那火气不断的上涨,这回就得人给捅刀子。
刘侄对此眨了眨眼睛,她说一些话在刘彻那儿成了习惯,他反而听不进去。卫长公主不一样,她性子好,从来不红脸,也不生气,这回让人调戏一回当爹的对女儿被调戏的事的容忍度。卫长公主的杀伤力比刘侄要大的。一个是柔弱需要保护自己的女儿,一个是要能够自保,别人伤不了的女儿。对,刘侄的事当时的修成子仲都让刘蛭给废了,王太后在其中作为推手,让刘彻不满也得忍下。
卫长公主今日的事,刘侄是出手收拾人了不假,对刘彻而言够了吗?卫长公主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