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想让他为父皇所用,自有良策。”怎么用一个汲黯,让汲黯为刘彻所用,刘彻不知道才怪。刘彻一眼扫过刘侄,问:“你倒知道?”
刘侄耸耸肩,一脸的轻松愉快,“晓之以情,动之于理。示弱而令臣为君分忧。这也是臣的本分。黄老之术也好,儒家也罢,不过都是为了安民治天下。方法不同,也是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四个字落在刘彻的耳朵里,刘彻知道,刘侄这用人的境界,高!之后的事不出刘蛭所料,刘彻要用汲黯,汲黯真负责起太学的事了。刘侄也就听说,太学的风气随着汲黯一去,不少人被逐出太学,不好的儒家博士,刘彻那儿换一个遍,汲黯去还挑了好几个解决了。这点小事,刘彻都让汲黯去办事了,自是不可能不给人权力收拾人的。那就收拾吧。
而这时候,大军回到长安了。
宣室内的刘侄求着刘彻道:“父皇,父皇,舅舅成为大将军了,让我去接舅舅吧。”
“成为大将军怎么了?还得让你亲自去接?"刘彻正看着奏本,对刘侄的提议不以为意。
“我想去感受一番大军凯旋的气氛。父皇。父皇。"绕着刘彻,晃着刘彻的衣袖,就希望刘彻可以同意。
刘彻一眼瞥过旁边在看书的霍去病,“你不去?”“陛下让我去我就去,陛下要是不让我去,那我就不去。“霍去病抬起眼和刘彻对视而答。
那么听话的态度,倒让刘彻心情得以稍好,“比阿侄有良心。”刘桎瞪眼,这是什么话?她怎么没有良心了?她一个好孩子,对刘彻怎么没良心了?
刘彻往她脑门一戳,“只惦记着你舅舅。”这话说得刘侄实在冤枉的道:“我哪有。父皇不要冤枉我。我天天跟在父皇的身边,父皇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我哪有只惦记舅舅了。就是想看看大将军是什么样的阵势。”
“你来日只要立下的功比你舅舅还高,我让你的阵势比你舅舅都大。如何?"刘彻一听离题万里好奇的分明只是阵势,倒是笑了,难得刘侄有几分孩子气的念头,倒也情有可原。
得了,干脆给刘侄画个饼。
比卫青立下的功劳还要大,那得大到何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