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讨官
敢同意无名把案子定为意外的刘晖,相信无名的同时,也需要派人去过问一番。
有了无名在前,刘侄查起来自然更轻松多了。不过,查完后的刘蛭自知,果然把人逼急了就不要怪人群起而攻之。刘侄一语定论,旁边看书的霍去病道:“应该细细数数死者的过错了。抢劫杀人。人虽死,他也是杀人未遂。其二,哄骗于人,谋人家业。其三,以势压人,谋人家财。”
刘彻一眼扫过霍去病问:“你也去了?”
“一道学了学。他能凭阿侄鞋上的一个浅印子查到阿侄头上,这样的本事了不起。我也想长长见识,看看他的本事是不是比我以为的还要厉害。陛下,律法不仅为了正义,更为了情理。律法之外,情理之中。张廷尉,案子虽然有疑,可有证据证明是何人所杀?亦或者,这些人里,他们做下的事,哪一桩是能够杀人的?"霍去病比起刘晖来,说出口的话,相对不客气得多。张汤当初也曾查查过这样一个案子,要是真能查出什么证据来,他早把人拿下。
偏就是查不出到底是什么人杀了那一个人。可是那些人确实都跟死者有关系,他们都算杀害死者的那个人,偏单论他们做下的事,却又不可能杀得了人。
这才是案子成为疑难杂案的原因,找不到确切的杀人凶手。所有人都是凶手,可所有人都没有杀人。
张汤在此时无话可说了。
“陛下,疑罪从无,自来的规矩。一个案子,查得分明,难道这个案子除了是意外,还有别的可能?"霍去病再问。张汤更无法反驳。
“既是意外,便以意外结案。"刘彻张口,将案子定性,张汤到此的目的已然达到,也不再纠结。
“诺。"皇帝亲自开的口,理所当然可以结案。张汤多余的一句话都不再说,乖乖的应下一声是,退了出去。
刘彻一眼瞥过两个小的,问:“说说。”
“其实是他们九个人一起杀了人。"刘侄不绕弯子,干脆利落的把情况道来。九个人,每个人做下的事都不会损及人命,可是九个人一起做的事加在一个人的身上,却可以让对方身染剧毒而死。要说他们合谋吗?
不,他们从未合谋,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杀了死者。所以对上官府的询问,他们每一个人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为那一个该死的人偿命。“陛下,我才知道,杀人可以这样杀。“霍去病当时听到刘蛭说出经过时,那样一个人竞然是九个人一起杀的,惊叹无比。别说霍去病了,刘彻在听完后,仔细看起手中的卷宗道:“也算他让人费心了。”
“无名此人,父皇,大才也。“刘侄必须肯定无名。再复杂的案子都查得清清楚楚,刘侄始料未及他竞然会那样的厉害。“那你便留着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朝廷不能用一个侏儒。“刘彻早已经知道无名,案子破了那么多,人证物证俱在,可见他的本事很是了得。但一个侏儒,再有本事都不能入朝为官,大汉的颜面不能尽毁于一人之手。刘蛭眨了眨眼睛,“给个小官,平常不让他参与,朝中若遇大案要案,不妨让他去查,这样也不会有损大汉的颜面。父皇。”当官,谁不想当官,有本事的人当着官,这才是正确的。刘彻听在耳朵里,挑挑眉问:“他要的?”“那不曾。我是想要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怎么可以一味只让人往前冲,压根不想想给人甜头?刘侄一向自觉。刘彻瞥过刘侄道:“你给他的钱还不够多?”“名利双收,这才算是最好最好的。“刘侄作为一个懂得人性的人,笑盈盈的冲刘彻撒娇。
“那你得说说你仔细的章程。"刘彻不是吝啬的人,也要知道刘侄的盘算。“这么有本事,得让他教人。百川书院那儿也要设科目,专门教人查案。让他去教。等我去朔方城,我把他带上。“计划必须有,刘晖早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霍去病在旁边道:“会查案的人,一个不够,得多几个,就让他们比,让他们看到各自的差距,也更能让陛下挑。”刘彻不得不说,确实,有人可挑,那比无人可挑要好得多。“进廷尉府挂个名。"刘彻知道刘侄盘算精着,自无不配合的道理。刘侄立即谢之,“谢父皇。那父皇让他挂个什么名?”“廷尉右监。"要答案,刘彻也痛快的给个答案。刘侄忙道:"诺。谢父皇。”
挂了名,就可以用人了。
刘晖拿到刘彻的诏书递给已经在百川书院扎上根的无名,“廷尉府右监,你的。”
无名案子查得痛快,钱拿得也痛快,未曾料及刘晖还给他讨个官来。瞧见那一份诏书时无名都愣住了。
霍去病在旁边一眼扫过,无名似才回过神来,赶紧接过,看清上面所写,眼睛都是热的。他竞然当官了,当官了!
在刘彻之前,世禄世卿,朝廷上的官员,多是出自世家贵族,普通人压根没有出头的机会。
虽然在刘彻之前大汉的皇帝已然下诏求贤良方正之士,但那样能够往上入皇帝之眼的人太少。
刘彻创察举制,但那要求的也是相貌和德行兼并的人。如无名这样一个侏儒,是不可能入刘彻的眼的。自然也不可能出仕为官。
就这样一桩谁看来不可能的事,刘侄竞然为无名求来了。“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