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 / 2)

好多人家一年的白糖供应估计也就这个数,罗雁咂舌:“过完年日子不过了?”

自知说这个话不吉利,先下手为强拍拍嘴。

刘银凤就没再说她,只道:“她家老二要领对象上门,可不得方方面面重视。”

原来如此,罗雁:“那很快就能吃喜糖了。”

她这一整天嘴巴没闲着,什么都不做光守在厨房门口等着吃。

刘银凤都疑心她再吃下去要积食:“你吃点山楂丸消消食。”

罗雁只听得到前两个字,手一拍:“对啊,过年应该吃糖葫芦才对。”

她是行动派,舔舔嘴上萨其马的渣:“妈,我去街上逛逛。”

大街小巷都是人,刘银凤叮嘱:“揣紧钱,别跑得太远。”

罗雁清脆应一声,夺门而出。

她心情正好,走路一跳一跳的,没怎么仔细看,差点把李家新来的小孙女红玉撞倒在地。

李红玉扎着羊角辫,还没有熟悉新环境,看谁的目光都很警惕。

罗雁得亏是刹住脚,稳住身型,蹲下来:“对不起,有没有撞到你啊?”

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道理在哪都适用,李红玉听得懂普通话,摇摇头没说话。

罗雁摸摸她的头,掏出奶糖:“姨姨请你吃好不好?”

李红玉没敢伸手接,怯怯地回头看眼妈妈郑三妹。

郑三妹在院子里拔鸡毛。

她普通话说得不太好,想张嘴又怕口音惹人笑话,两只手在围裙上不好意思地擦擦,头小幅度地摇着。

罗雁也不太擅长跟生人打交道,索性把笑容的角度扯得更大些:“没事的,嫂子您不用客气。”

她说完把糖果塞进红玉胸前的小口袋:“我还有事,先走啦。”

郑三妹总不好追上去,余光地看见女儿窃喜的样子也跟着笑,用方言小声说:“姨姨回来你要跟她说谢谢知道吗?”

李红玉已经四岁,懂事地点点头:“妈妈也吃。”

郑三妹:“你吃,妈妈不爱吃。”

她看着女儿吃就已经很满足,同时在心里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孩子留在京市。毕竟和老家贫瘠的生活相比,胡同里的普通人家都算是富户。

罗雁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列入富户的行列,小家子气地比较着哪个摊子的糖葫芦做得更大些。

打着过年的幌子,西安门大街全是叫卖的小摊小贩,纠察队对此视而不见,双方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说实话,早几年是见不到这种场面的,毕竟所有物资都在统购统销的行列,非国营店不能买卖。

但自打恢复高考,很多事情也跟着慢慢解禁。

甭管上头的人是个什么意见,普罗大众都觉得十分方便。

罗雁出门的时候只想花五分钱,回家的时候兜里一分钱不剩,两只手都拿着东西。

刘银凤陆陆续续已经给家里添上不少年货,看女儿大包小包进门来,说:“这得吃到哪天去。”

罗雁这会嘴巴空着,笑得大眼睛像弯月:“都不够我吃到正月初二的。”

吃吧吃吧,一年能有几天。

刘银凤惯着女儿:“行,都是你的,你自己放柜子里。”

罗雁:“我可不吃独食。”

最后一个字跟外头的鞭炮声混在一起,把母女俩都吓一跳。

刘银凤连真枪真弹都见过,胆子大得很,很快安定下来:“这么大还怕鞭炮吗?”

罗雁:“我是怕放鞭炮的小孩。”

小朋友没轻没重,一年总为此惹出几桩祸事来。

刘银凤这两天对儿子正没好气:“你哥不就是这种小孩。”

母女俩说人坏话不闪不避,刚下班到家的罗鸿为自己鸣不平:“我可没有烧谁家的柴房,炸哪条胡同的茅坑。”

罗雁捏着哥哥一堆短:“不是我,闯这种祸的就是你们。”

反正没发生,罗鸿现在统统不承认。

但想到那个“们”字,他多少觉得有些冤枉,心想怎么只有自己在这接受批评,同案犯周维方居然可以逍遥法外。

可惜再不公平,他也只能默默承受,谁叫人家不是老罗家的人呢。

最新小说: 横推武道:开局获得龙象般若功 重生八零,二婚改嫁大佬搞事业 开挂纪 八零易孕小娇软,冷面军少别纠缠 天宇守护神医 顶级甜妹:在限制级修罗场钓疯了 超神:天翊王 弹幕剧透,婉拒男模抱紧老公大腿 末日倒计时,龙国饱和式备战! 恶女种田,我娇养了病弱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