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难,赚的钱去掉寄回去的部分也足够他度日,再加上今年大表姐来岛国也偷偷给了他一笔钱,至少他不至于像从前那样紧衣缩食了。
其实以他现在的情况,完全可以换一个十平米的公寓,甚至环境上也能更好一点的,只是他已经习惯了。
想着今年再攒攒钱,加上大表姐给的,自己应该能买一套体面的衣服,再买一些礼物,然后体面的回国看看爸妈。
就算此刻吃着剩菜拌饭,也不觉得有多难以下咽。
就在张洋盘腿缩着身子吃饭时,头顶隔板上的黑皮箱子里传来了手机响声。
他第一时间放下筷子,从黑色皮箱里把一台老旧的诺基亚手机拿了出来。
这几年爹妈想他的时候都是通过这手机来联系他,他也从来没有断交过话费,哪怕是从前连吃饭都费劲的时候。
只是他本以为是爸妈来的电话,可当他看到手机显示的电话号码时,却发现是个陌生从没见过的国内电话。
“喂?您找哪位?”张洋有些忐忑的接起电话。
“你好,我叫于大为,是你表姐给我的电话,是有个事情想找你帮忙。”于大为随后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修理厂,并且将自己的诉求跟对方讲了一遍。
最后将雇佣的费用说了一下。一切都讲完,就看对方怎么答复。
长途电话费很贵,于大为也不想浪费时间虚与委蛇的聊天。
“行!找配件这事儿我答应了!刚好我知道几个地方有报废的旧车件。”张洋根本就没有犹豫,在于大为说完之后几乎瞬间就答应下来。
主要是他想在年前多赚点钱,等回国过年的时候自己更加的有底气。
再加上这事儿对他而言真不难,甚至趁着白天工作的间隙就能把事儿办了,何乐不为呢。
就这样,一通跨国电话,解决了于大为目前的一个难题。
在岛国找报废车配件的事儿,是于大为之前就想过的,这样不仅能极大地节省成本,而且在质量上也不会太差。
现在就看这个叫张洋的行不行,如果涉及到专业的配件认知方面,于大为还能帮他一下,就怕对方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配件。
只是让于大为有些意外的是,张洋这个人的能力真不错,不出两天的时间,就给了于大为一个准确的答复。
找是找到了,而且按照于大为所说的酷路泽生产的年限,配件的位置都找到了,就是这配件是否完好,张洋不敢确定这才又联系了于大为。
于大为赶紧把判断的粗略方法交给对方,又跟对方确定了一下价格。
然后按照废铁的收购价将能用的配件全部打包,后期找全了一起发到国内。
事情比于大为预想当中的要容易,尤其是报废的汽车配件是在垃圾场发现的,这样又能帮于大为省去了一大笔钱。
原本预计二十万左右的配件,如今拆解旧件加上各种税放在一起,可能不到两万块钱就搞定了,虽然是旧件,甚至有些配件的年限能追溯到九零年。
不过能用就好,车型没变就行。
像大灯,保险杠,中控,音响,玻璃等等,这些如果从国外配件专卖店买肯定是要不少钱。
于大为最不想把钱在岛国那群畜生身上,这么一来也算是用最少的钱博得了最大的利益。
当然,这其中还是要感谢张洋的帮忙。
于大为按照之前讲述的给对方打了一万过去,并且跟对方又谈了一笔生意。
与其说是生意,不如说是合作。
于大为想让对方从明年开始,专门帮自己寻找配件,只不过不是汽车配件,而是工程机械方面的配件。
尤其是那些损坏要送到机械拆解,切片加工的地方,包括各个垃圾场的,但凡是报废了,不要了的,于大为都收。
价格就按照废铁的价格来就行。
如果这事儿能成,于大为虽然会进回来一堆垃圾,但所有垃圾里面总有能用的配件,再由他们厂子里的师傅们重新组装。
于大为或许能带着人手搓出一台挖掘机出来。
想想一台挖掘机至少要一百多万才能买下来,哪怕二手的也得大几十万,可他废铁价买回来再手搓,撑死了十万二十万。
早在很多年前,于大为就有这样的想法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实现。
如今他就准备尝试一下。
眼下到处都是基建项目,于大为丝毫不怕手搓出挖掘机没有活儿干的问题。
张洋那边答应的也很痛快,现在就看合作能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月底的时候,岛国那边的陆地巡洋舰配件全部到货,剩下的事情就都是老朱几个人在负责了。
于大为一直在忙着到处找加油站的管理人才,而且自从陈海峰那次来了之后,于大为就再没看见对方。
不过于大为委托三舅找几个人重点调查他一下,得到的结果是,对方拿出几百万,真的把附近的几块地皮给弄到手里了。
于大为只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想要靠着这边地皮起家,真算得上是豪赌了。
除此之外,陈海峰这人还在萨区的某处开了个钢丝网的店,于大为也没想到这家伙是真做钢丝网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