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姐,麻烦开下灯,我看看里面的格局和电路。”李默的声音沉稳如常。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对目标的专注,刚才片刻的视觉冲击仿佛从未发生。
梁佳芯应了一声,侧身进入略显昏暗的角落,高跟鞋敲击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回响。
她在墙边摸索着,“啪嗒”一声,昏黄的灯光亮起,驱散了部分阴影,将这个二十多平米、里外两间的铺位清晰地呈现在李默眼前。
尘埃在灯光下飞舞,空气里有股长期封闭的霉味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李默深吸一口气,跨步走了进去,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这个未来的窝点所占据。
墙面的状况、电源插座的位置、内外间的隔断是否合理、是否有渗水的痕迹……他看得仔细而专业,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那份因低价成交带来的巨大喜悦,此刻都转化为了对实际空间的务实考量。
在他身后,梁佳芯靠在门框上,抱着手臂,看着他年轻却异常沉稳专注的背影。
眼神中那丝最初的审视被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取代。
这个年轻人,似乎真的有点不一样。
“你是给家里找档口?”梁佳芯带着几分探寻的口吻。
李默转过身,脸上带着完成初步勘察后的轻松。他笑了笑,坦诚道:“不是,我自己用。”
“哦?”梁佳芯的眉梢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抱着的双臂也放了下来,身体微微前倾,显出更多的好奇。
“那你打算做什么?女装?”她下意识地联想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毕竟这里是时装城。
“嗯,做点批发,但不局限于女装。”李默点头,走到靠里的隔间门口向内望了一眼。
梁佳芯眼中掠过一丝了然,随即是更深的触动……自己创业!
这让她瞬间想起了丈夫当年扛着布料样品,跑遍小作坊拉订单时的样子。
那时的他,也是这般年轻,眼神里燃烧着同样务实又带着野心的光芒,像一把初出鞘的刀,锋利又充满希望。
一丝尖锐的怀念和淡淡的酸楚猝不及防地击中了她,让她放在门框上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
她迅速垂下眼帘,掩饰住瞬间翻涌的情绪,再抬眼时,已经恢复了那份生意人的爽利。
“行,思路挺清晰。”
她点点头,语气比之前更干脆了几分:“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今天没带合同,明天吧,明天下午你来一趟,我们签转租协议。”
“没问题,梁姐。”李默立刻应下,他估摸着明天钱也该到账了。
这时,梁佳芯低头在自己的包里翻找了一下,拿出一把单独挂着、带着门牌号标签的银色钥匙。
“喏,”她抬手直接将钥匙递向李默,“钥匙你先拿着。”
李默一愣,看着那把在灯光下闪着微光的钥匙,有点没反应过来:“梁姐,这……合同还没签呢?”
他本能地提醒。
梁佳芯却无所谓地摆摆手,嘴角甚至牵起一丝带着点自嘲的弧度:“拿着吧,不怕你跑,你今天有空就可以先自己打扫打扫,收拾收拾,早点弄好,早点开门做生意。”
她顿了顿,眼神在李默年轻但异常沉稳的脸上停顿了一瞬,声音低了些,带着一种过来人才有的感慨,“创业不易,时间就是钱。省得明天签完合同再折腾。”
李默眼神略带感激:“那…谢谢梁姐信任。”
“小事。”梁佳芯摆摆手,似乎觉得这举动再自然不过。
“那我先走了,二楼还有点事。明天见。”她利落地转身。
高跟鞋再次敲击地面,清脆的回响在空旷的档口里显得格外清晰,那抹成熟而曼妙的黑色身影很快消失在辅道的转角。
李默收回目光,重新打量这间铺位,里面很干净,并不需要花费心思打扫,简单抹掉灰尘就可以了。
他将里里外外清理干净,便关了卷闸门。
刚打算下楼吃个午饭,他却看到间隔不远的一家档口挂着“谷雨女装”这四个字。
档口卷闸门紧闭。
李默感觉“谷雨”这两个字莫名有些耳熟,许久他才想起那个叫做宋雨川的女孩子。
不怕富二代玩物丧志,就怕富二代踌躇满志,看她选的地段,明显就是想以啊里国际站为业务中心。
1999年至2000年正值互联网泡沫时期,当时只要在公司名称加“.com”即可吸引巨额投资,哪怕无实际业务。
彼时,全球互联网行业出现的过度投机热潮及其随后的市场崩盘。
泡沫中倒闭的公司大多依赖资本输血,忽视盈利逻辑,采用“烧钱换增长”策略,如免费服务、过度广告。
他们的典型口号就是:先抢占市场份额,盈利以后再说!
这一时期以资本疯狂涌入互联网初创公司、股市估值虚高为开端,最终因商业模式缺陷暴露、盈利无望而暴跌结束。
而当时的国际站处于技术搭建和市场推广阶段,主要精力集中在吸引企业入驻、完善网站功能及融资。
是以提供供求信息以及发布服务为主,买卖双方需线下完成交易,平台未介入订单履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