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虽然一直以来秉持着和气生财的原则,但那也得分人,张大山显然不在此列。
刘兴隆长叹一口气,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
“你……你……”张大山脸色涨红,原本想问:为什么刘兴隆就能跟你合作?
可这无异于打完右脸,自己又把左脸伸上去让对方来一下。
张大山干不来这种事。
“刘总,”李默不再看他们,转向刘兴隆,语气恢复了平静,“麻烦你送客。”
“哎,哎,好的李总。”刘兴隆如蒙大赦,赶紧起身。
门关上的瞬间,还能隐约听到张大山带着极度不甘在走廊里回荡。
一场自以为必胜的求和,最终以比失败更惨烈的羞辱收场。
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安静,窗外的时装城喧闹仿佛被隔绝在外。
深城,这座南方的活力之都,以其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嗅觉著称。
它的城市口号也无不在展示他的包容性:来了就是深城人。
空气中都弥漫着机遇的味道和海风特有的咸湿气息。
小青带领着她的推广团队,在这座城市的土壤里扎下了根。
年轻的血液在城市脉搏中跳动,汇聚在网吧、大学城等年轻人扎堆的地方。
对于无数像潮水般涌入这座梦想之城的外乡年轻人来说,比邻论坛的出现,成了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存在。
一个精神家园。
深城的霓虹璀璨夺目,但与之相伴的,是快得让人窒息的工作节奏、高昂的生存成本、以及挥之不去的漂泊感。
巨大的写字楼里格子间密密麻麻,工厂流水线上的灯光彻夜长明,无数年轻的身体和梦想在这里燃烧。却也在这里品尝着孤独的滋味。
下了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可能只是租来的一个狭窄床位或隔断间,面对冰冷的墙壁和窗外陌生的繁华,那种巨大的空虚和不知归处的茫然,常常如潮水般涌来。
这时候,比邻论坛,就成了他们灵魂得以短暂休憩和连接的港湾。
“打游戏?”
“打啥游戏啊,我先刷会儿论坛。”
“卧槽!我刷到隔壁厂一个妹子爆照求对象!!!!”
“下班了没?走啊,老地方,网吧走起!”
下班之后,这成了许多相识于比邻的年轻工友和打工白领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
对他们而言,钻进网吧,迫不及待地登陆比邻论坛,这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或打发时间。
这更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仪式。
在这里,他们能找到同病相怜的倾诉对象。
负面情绪在相似的经历和彼此的打气中得到宣泄和稀释。
甚至有某地租房的曝光帖下,热心网友纷纷献策,还有人分享维权经验。
在这里,他们能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约球的帖子很快组起了队伍,美食推荐下收获一片赞赏,穿搭的询问引来懂行的潮人细心解答。一句“想家”,更是瞬间炸出一大片同乡或同样思乡的游子,他们用简单的一句“加油”、给予最朴素的温暖。
在这里,他们不再是流水线上一个冰冷的工号,不再是写字楼里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
他们是论坛里活跃的ID,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能被看见、被回应的一份子。
他们分享着背井离乡的喜怒哀乐,也在这里寻找着微弱却真实的归属感。
久而久之,这成了几个城市年轻人心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下班之后,不去网吧刷会儿比邻论坛,不去看看那些熟悉的ID又发了什么新帖,不去自己的帖子下看看有没有新的回复……心里就总觉得空落落的。
仿佛缺了点什么,一天都不算完整。
随着比邻论坛在深城推广开来,巨大的用户基数和活跃度,也如同一座天然的富矿,迅速催生了一批崭露头角的论坛达人。
他们凭借独特的内容、鲜明的个性,甚至是某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迅速收割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达人,再九千万少男的梦面前都显得像个弟弟。
互联网时代早已证明,流量的尽头是擦边!
娜娜每一篇日常帖,点击量都高的吓人,回复楼层动辄上千。
点赞数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轻松突破数万大关,是论坛当之无愧的顶流,TOP0级别。往下便是小魔女这种时尚达人,小夭这种网文作家也不遑多让。
她的《李二狗的妖孽人生》在女生圈子里很火,哪个女孩子不希望自己遇见霸总呢……女人,你在玩火?
而针对比邻论坛在深城的反响,李默很快就做出了同步措施。
二楼一纯办公室内,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的地板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
新泡的普洱陈香在空气中弥漫。
房东太太姿态慵懒地坐在宽大的茶桌对面,她今日穿了一身剪裁得体的水墨晕染旗袍,深蓝与墨灰的色调流淌,勾勒出窈窕的线条。
莞城的初春湿热来得又快又闷,她并未穿外套,只在肩头随意搭了一条质地极轻薄的同色系提花纱巾。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