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高的高。
“日行二善,无量天尊。”顾离嘀咕着,提起两人将之放置到土路边的草丛里,便转身就走。待到他离开半刻钟后,赵甄两个道士分别醒了过来,他们有些迷糊的看着对方,随即赵姓道士率先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师弟,师兄最近手头有点紧!”
甄姓道士闻言精神一振,想到了现在的情形,阴着脸看了看师兄,从怀中掏出一些碎银子。“我身上只有四两了。”
不说这对师兄弟之间不可告人的交易,顾离已经转回到木屋,开始研究金雁功了。
这门轻功名字看着平平,原文却有“学成者,可空中凌空行走三十七步’的夸张之辞,听着就非常牛逼,但事实上纵观全真各大高手,没有一个人的轻功水平能够达到了不起的境界,全真弟子里武功最高的丘处机,他的轻功水平与杨过、郭靖、黄药师等人更是相差甚远。
不过,这门轻功却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有辅助修炼内力的功效。
总之,金雁功或许不是顶尖轻功,却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轻功。
接下来的时间,顾离还是如往常一样,白天练功,晚上也练功,只是少了寒潭的辅助。
除此之外,却是又多了一项,每日修炼之余,与来找他的李莫愁聊聊天,野外烧烤白鱼,一起练练剑啥的,反正就是陪着姑娘。
如此日久天长下来,二人之间的气氛越来越不对劲,李莫愁这姑娘有几次欲言欲止,似是想说什么,但女子的矜持,让她终究没开这个口。
说到这里,李莫愁确实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女子,从来不会做出什么越界的事。
她的神色变化,顾离全看在眼里,也心知肚明对方想法,但他有自己的思量,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没有询问也没有说什么,只当没看见。
这样的日子过的很快,一个晃神,便夏去秋来,又是一年秋意盎然。
如此,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这一天清晨,顾离与李莫愁站在木屋前,做着道别。
“莫愁,上次离开,我传你一篇功法。这次离开,我便送你一把剑。”
说着话,顾离将手中的青锋剑,递了过去,这把剑正是独孤求败剑琢内的第一把剑,是不可多得的宝物接过宝剑,李莫愁心中无限欣喜,抱着宝剑非常不好意思:“我……我都没什么送给顾大哥的。”“无妨,下次,下次你再送我一样就行。”顾离淡笑道:“我这次出去可能要一两年,莫愁,你要好好修炼。”
“啊,这么长时间。”李莫愁一惊。
“有些事要去做。”
“顾大哥,你……你万事小心。”
“嗯。莫愁,我走了。”
告别完,顾离转身朝着山下而去,没一会,便消失在李莫愁的视线内。
一路下了终南山,顾离朝着襄阳而去,这次他没有骑马,而是施展轻功赶路,一边赶路,一边刷熟练度。
等到他将金雁功修炼精通的时候,正好抵达隐居的山洞。
一掠进洞穴内,就看到神雕抱着个酒坛子,躺在地上正在睡大觉,角落里的上百坛酒,全都不见了,肉干却仅仅吃了一半。
“独孤求败真不靠谱,把只雕养成了个酒蒙子。”顾离看着摇头,开始打扫洞内卫生。
随后几天顾离在做最后的准备,回终南山之前,他借助寒潭的寒气,已经将《九阳真经》第四卷修炼的差不多了,如今过去三个月,这么长时间他终于是修炼完毕,丹田之中九阳真气充盈鼓荡,浑厚如大河长江,奇经八脉也已经打通六条,只剩下任督二脉。
按照九阳神功中的记载,先打通奇经八脉中的六条,再打通周身上下数百个穴窍,数十处玄关,积蓄浑厚无匹的九阳真气,最后,一鼓作气,打通任督二脉,贯通天地之桥,便可将九阳神功练到大成,内力自生,源源不绝。
所以,现在该突破了。
小山谷内,顾离深吸一口气,反手拿出前面收获的那枚菩斯曲蛇王胆,几口吞吃下去,顾不得苦辣之感,他连忙施展九阴真经的闭气秘诀,而后一个猛子扎进寒潭,向底部游去,直接沉到十米之下的寒潭之底。
寒潭内温度奇低,底部不是沙石,而是一层厚厚的白色玄冰。
顾离盘膝坐在玄冰上,那将他包裹的寒潭水,强大水压从各个角度挤压着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肤,每一处穴位。
就好像有几十个高手,从不同的角度按摩挤压顾离周身的穴道。
而且,冰冷的寒气从四面八方袭来,朝着他体内钻进去,这直接刺激到了九阳真气,让它高速运行起来。
与此同时,吞下的菩斯曲蛇王胆,药效爆发,顾离只觉胃里面好似装进去一个火炉,爆发出强大的热流,朝着经脉中扩散,而经脉内早就高速运行的九阳真气,立时速度再增,犹如黄河之水,奔腾滔滔,势不可挡。
顾离紧守心神,引导着狂暴的九阳真气,冲开一条条经脉,一个个穴窍,自内而外向着外部冲去。外有强大水压和无尽寒气,内有蛇王胆热流和至阳真气。
如此内外双重压力之下,顾离周身上下几百处穴位一个一个都被打通,体内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