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那边在杨清韵这边碰了壁,却不肯罢休,也没有放弃把自家闺女嫁给知青的想法。
她开始自己观察知青,干农活时也凑到知青里头去,打探知青们条件。
杨家人都不知道她在搞哪一出,所以也没管她。
只有杨双,三番两次沉着脸把她给拽出来,没一会儿她又自己跑回去了。
而知青们对于徐慧凑上来的的行为也是一头雾水,不过碍于她是大队长家的儿媳妇都没有说什么。廖梦颖却是注意到了徐慧打探男知青家庭条件的行为。
她心里头莫名的冷笑了一声。
还真有意思,杨清韵攀上了谢漾,过上了好日子。
杨清雅这亲妈这是想帮杨清雅再攀一个?
杨家是想让两个闺女都嫁给知青,然后跟着去城里去。
怪不得杨家让两个孙女都读书了,在村里也算是独一户的,原来打的是这个心思。
不过…
廖梦颖眼珠子咕噜一转,凑到了徐慧身边,问:“婶子,你这是在打探我们知青院男知青的情况?”“我就打探打探…我侄女这不是和谢知青处对象了吗?我就想知道谢知青周围其他男知青的情况怎样?好,分析一下,谢知青这人靠不靠谱?”
徐慧被廖梦颖突然出现吓了一跳,随即立刻反应过来回答了廖梦颖的问题。
徐慧也没那么傻,直接去说想给闺女挑对象,而是把杨清韵拉起来扯大旗。
她说的话还挺义正言辞的,说完以后也不心虚,反而挺了挺胸脯,仿佛她就是这么想的。
廖梦颖心里头嗤笑了一下,面上却是认真点了点头。
“怪不得呢,婶子你人还真不错,这么替侄女着想的人可不多了。”
徐慧尬笑了两声。
廖梦颖却已经热情的挽起了她的手。
“婶子让我说实话,你这么问实在太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了。”
“你有什么想问的直接问我呀,我在知青院待的久,知青院大家的情况我基本都清楚。”
徐慧迟疑了一下,对上廖梦颖弯弯的眸子,瞬间什么想法顾虑都抛下了。
她压低嗓音问:“那你能和婶子说一下知青院那些知青的情况吗?”
廖梦颖笑容更灿烂了:“当然可以呀。”
廖梦颖随后就与徐慧说了起来,她先是说了几个条件比较差的知青。
随后还感慨了一下那些知青家里平日还要他们寄东西回去补贴。
徐慧听着眉头已经紧紧的皱了起来,她还真不知道有的知青这么困难。
他们父母都不是城里的职工吗?怎么听着比他们大队人还困难?
徐慧已经有些打退堂鼓了,她可不敢把闺女嫁给这些人。
她是想让闺女结婚之后补贴,补贴娘家,而不是回娘家打秋风。
徐慧正想找个借口溜走,却听廖梦颖话风一转道。
“当然那些知青只是占少数的,其他的知青条件都是不错的。”
“比如,冯知青,他和谢知青一样来自北城,北城,婶子你应该知道那可是我们的都城,住着都是有钱人。”
“那冯知青虽然比谢知青差那么一点,却也是属于知青院数一数二的了,据他自己说,他家里一个月都要寄一次钱过来,每次都有三十多块钱。”
徐慧听着廖梦颖的话眼睛都亮了,她从脑子里找出冯志清这个人。
仔细琢磨了一下,好像的确家庭条件不错,每次看到冯知青。
冯知青都穿着崭新的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一看条件就是好的。
成功找到目标,徐慧喜笑颜开,连忙和廖梦颖道谢,随后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溜了。
廖梦颖看着徐慧离开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散去,嗤了一声。
想攀高枝的人就不应该有好结果。
廖梦颖刚才那话说的半真半假,知青院的冯知青的确和谢漾一样是来自北城的。
可是北城那么大也是有贫富之分的。
谢漾是真的富裕,家里背景肯定不差,但那冯知青却是装的,并且还死要面子活受罪。
冯知青在知青院,天天说自家北城的,父母条件好,每个月给他寄三十块钱,但是谁都知道是假的。一个月去一趟县里,说是拿钱却只是去转一圈,身上的衣服是自己拼命赚工分,省吃俭用买下来的。甚至,为了买撑门面的衣服,一天就吃一顿饭。
最绝的是为了不饿死,冯知青油嘴滑舌,背地里勾搭了不少的女同志。
听说隔壁大队还有个女同志,条件不错,每个月都给冯知青一点钱,是冯知青暂时承认的对象。不过这暂时承认的对象也就知青院的几个人知道,外人却是不知道的。
另一侧的,徐慧却以为发现了一个新的金龟婿,下午在遇着杨清韵时。
徐慧还对着杨清韵冷哼了一声,满脸得意。
没有杨清韵,她也能给自家闺女找到一个有钱的对象。
杨清韵却是一头雾水,随后翻了个白眼,不知道徐慧又是来哪一出。
徐慧为了防止自己看中的金龟婿跑了,动作也是很快。
第二天偷偷的在口袋里塞了个鸡蛋,又挤进了知青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