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数年之后,出现贪腐横行、机构臃肿的情况,但终究还是能够做事的。
至少,它能养活足够多的人,修建足够多的道路,滋养大明的商贸土壤。
若此类事务由个人掌控,毫无疑问会赚取更多的钱财,但这对大明朝廷却毫无益处。”
“哦?详细说说。”
朱标坐在上首,丝毫没有生气,反而挥了挥手,身旁的太监搬来一把椅子。
陆云逸毫不客气地坐下,沉声道:
“臣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平衡赚钱与惠民。
然而,无论怎样实施,
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少赚钱,甚至不赚钱。
就如万寿制坊,可以不追求盈利。
只要能够安置人员,让那些老太监、伤残军卒有安身之所即可。
但若是换成个人所有,必然会雇佣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赚取更多的钱。
但这些钱既不会落到雇员手中,也不会归朝廷所有,全都进了商行掌柜的腰包。
他得了钱,也不会去修桥铺路,
更不会白白拿钱养活那些对国家有功之人,也不会大量雇佣京城百姓。
所以.臣认为,
商行这类事务,必须掌控在朝廷手中,绝不能落入股东个人之手。
商行如今一天能赚两万两,是个十足的金疙瘩。
即便日后衰败到一天只赚一百两,它依然是个小金疙瘩。
至少,它能养活足够多的人,为京中百姓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这也很好。”
陆云逸忽然想起一件事,转而说道:
“太子殿下,臣还制定了一份[应天商行用人甄选章程],
其中要求繁多,但最终目的都是雇佣京中那些肯努力,却处于温饱线以下的人。”
太子听后轻轻点了点头:
“这倒是个不错的举措。
不过对此也不要抱有太大期望。
宫中掌控的许多工坊与商行,起初也是如此,雇佣的都是贫苦百姓。
但到后来都变成任用沾亲带故的人了,朝廷想管也管不了。”
陆云逸面露无奈,裙带关系是几千年来都难以解决的难题。
“殿下,有这个章程在,至少还能招到一些符合条件的人。
若是没有,那就真的全是七大姑八大姨了。”
“哈哈哈”
太子朱标突然大笑起来,频频点头:
“孤突然发现,对于这类事情,你总是往最坏的方向去想。
就不能往好的方面想吗?”
陆云逸身上陡然浮现出一股暮气,声音也变得愈发沉重:
“殿下,天理循环,周而复始.
人会死亡,物会损坏,草木会枯竭而后再生。
事物总是由盛转衰,这是天地间的道理。
臣认为,与其期盼那些不太可能出现的好结果,不如直面坏结果,
从而做好应对,至少能延缓其到来的时间。”
太子朱标站在上首,脸色平静如水。
但周围的太监和侍者们都已低下头,这话可谓大逆不道。
过了许久,太子朱标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你啊,看得太透彻了,
也难怪年纪轻轻,却似六十岁的老者。”
“殿下,臣也不想如此。”
“好了,说些别的事吧。
今日你来找孤,就只为了商行的事?”
陆云逸拱手行礼:
“殿下圣明,今日臣前来,确实还有其他事。”
“说。”
“还请殿下屏退左右。”
太子朱标眯了眯眼睛,轻轻挥手:“都退下吧。”
身旁的太监虽有些迟疑,但还是缓缓退了出去。
偌大的书房,顿时只剩下两人。
“说吧。”
陆云逸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殿下,臣此去关外,不知归期几何。
还请殿下在迁都一事上,务必慎之又慎。”
话音刚落,书房内瞬间安静下来。
阳光透过窗棂洒了进来,让昏暗的书房多了几分光亮,将二人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
“你也反对迁都?”
“臣是北人,又怎会反对迁都。”
陆云逸有些无奈,甚至可以说,他是关外之人,比北人更靠北,更希望迁都!
“也是.”
太子轻声呢喃一句,发出一声嗤笑。
“那你是何意?”
“殿下,臣第一次南下时就觉得,北边距离应天太过遥远。
长此以往,又会出现南北失衡的局面。
那时臣就认为,大明若还想掌控北方,都城就应定在北边,越北越好!
来到应天后,
臣发现,各方势力围绕应天错综复杂,相互交织。
形成了一张足以笼罩整个天下的大网。
昨日商行整个二层的商品销售一空,买家多为南方的诸多士绅豪族。
实不相瞒,
臣也是第一次知晓,
应天城的有钱人竟如此之多。
而在此时提出迁都,无异于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