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627章 君子群而不党

第627章 君子群而不党(1 / 3)

第627章 君子群而不党

三日后,持续弥漫的大雪终于稍有停歇。

城北一面土墙前,杨士奇终于能摘掉头上的大帽子,稍稍喘口气。

即便如此,天气依旧寒冷,

每一次呼吸,热气都如白雾般迅速消散。

一旁,戴着手套、提着木桶的解缙见他这般举动,微微撇嘴。

“至于吗?”

杨士奇看向解缙,

此前与这位大才子接触,他觉得对方有些高高在上。

但经过这三天一起干活,

他发现解缙只是恃才傲物,品行并无问题。

只是解缙那些不合时宜的话,还是让他有些无奈。

用刘将军的话说,解缙情商太低,说话带刺,偏偏自己还毫无察觉。

“戴着帽子干活,脑袋闷得慌。

可摘下帽子又冷,如今雪好不容易小了些,赶紧透透气。”

杨士奇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小刷子,

在木桶里蘸上浆糊,极为熟练地在墙上刷着米浆。

他把刷子放平,匀速移动,

浆糊不够时,就换另一面继续,

速度既不能快,也不能慢,快了刷不均匀,慢了浆糊容易结块。

刷完两道浆糊,他从背后抽出一张大红纸,

展开后覆盖在刷好浆糊的地方,用手用力一抹。

红纸上随即出现湿润的痕迹。

就这样,一张宣传标语贴好了。

“贴歪了。”

解缙又说出不合时宜的话。

杨士奇没有理会,往后退了几步,仔细端详,

虽然有些歪,但问题不大,只要上面的字迹清晰就行。

标语上赫然写着,

“想吃饱种甘薯。”

“想吃好就养猪。”

杨士奇念了两遍,仍觉得这标语不够简洁,便看向解缙。

“大绅兄,有没有更简单的标语?

我总觉得.这些草原人可能看不懂。”

解缙有些惊讶地看着前方红底黑字的标语,抿了抿嘴唇。

“再简单就只能写‘种甘薯’和‘养猪’了。

不过我昨天写了一首童谣,可以让城中小孩子传唱,效果比贴标语要好。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识字。”

“什么童谣?”

解缙吸了吸鼻子,摘下三层手套,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过去。

杨士奇打开,从上往下看去。

“大宁地,明朝时,百姓生计有妙词。

想饱肚,种甘薯,薯苗入土扎根固。

叶儿翠,藤儿舞,地下薯块悄悄鼓。

蒸煮烤,香满路,吃饱肚子有力赴。

要吃好,把猪养,猪圈里头猪肥笃。

食糟糠,哼小曲,膘肥肉美真富足。

红烧肉,香满屋,日子惬意心满足。

种甘薯,养猪户,大宁岁月甜如酥。”

“这写得确实好,但有些复杂。

我在家乡以及湖广听到的童谣,都是三四句,朗朗上口。”

杨士奇给出评价,皱着眉头看着那张纸。

“这还不够简单?看一眼就能记住。”解缙眼中再次露出错愕的神情。

杨士奇把纸递回去,有些无奈,

“大绅兄,您是进士,是大明数一数二的读书人,自然觉得简单。

但大宁的孩子几乎都不识字,

怎么可能记住这么复杂的童谣,还得再简单些。”

解缙脸色一阵变幻,被人夸赞让他很受用,

但他又真心觉得童谣已经够简单了。

犹豫半天,他才不情愿地点点头。

“我知道了,回去再想想。”

“嗯,大绅兄,去下一个地方吧。

尽快把标语都贴完,

要是在大宁城有效果,咱俩还得去其他城池。”

解缙一愣,“还要去别的地方?”

“那当然,都司又不止大宁一座城,哪里的人都需要教化。

不过教化的前提是让百姓吃饱饭。”

解缙撇嘴,很不认同这句话,说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便腹中饥饿,也可接受教化。

古代贤士中,不乏家境贫寒、少食却苦读不止之人,

车胤囊萤、孙康映雪,便是例证。

由此可见,传授学识,怎能因没吃饱饭就无法进行?

吃饱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教化的前提。”

解缙这番文绉绉的言论,让杨士奇有些不太适应。

他背着箩筐站在前面,回头无奈地看了解缙一眼。

“为何百姓不是人人都读书?

朝廷在各地都开设了学堂,可去读书的人却寥寥无几。”

“百姓愚昧,把圣人之言当作粪土。”

“他们要种地,春天要耕地翻土、选种播种,

夏天要中耕除草、整枝打杈,

秋天要收割、晾晒储存,

冬天要清理杂草、残茬,除虫、造肥。

一年十二个月,月月都忙,哪有功夫读书识字?”

杨士奇无奈地摇摇头,继续说道:

最新小说: 白莲花退散!真千金她要C位出道 火影:我设计的副本让全忍界破防 穿成年代女配,退婚男主求我种田 尚书千金投井后通灵?全京城慌了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谁懂啊?糊咖退圈后读兽语翻红了 红楼:重生王熙凤携贾琏逆风翻盘 掌控引诱 这个鸣人是玩家 被退亲嫁侯府庶子,国师吃瓜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