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742章 胡辣汤与油炸桧,事以密成

第742章 胡辣汤与油炸桧,事以密成(1 / 4)

第742章 胡辣汤与油炸桧,事以密成

离开港口的李至刚浑身疲惫,

回到了布政使司临时安排的住所。

这是一间上好客栈,与寻常住所没有什么区别,厅堂房舍样样皆有。

他在中央的圆桌旁坐下,

从怀中拿出帕子,端起桌上茶杯往上倒了一些水,

而后用力将其覆盖在脸上,用力摩擦。

直到油腻的脸颊重新恢复干爽,

他才有些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

“唉这个活,可真不好干啊。”

想到工部衙门给他交代的任务,

李至刚就觉得眉心生疼,似是在怦怦直跳。

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大人,吃的来了。”

李至刚脸上疲惫与为难在一瞬间消失,恢复了威严,

“进来吧。”

房门打开,一名身穿布政使司衙服的年轻吏员端着餐盘,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大人,饿了吧,

这魏大人也真是的,半夜急匆匆地将咱们找来,

小侄还以为有什么天大的事呢。”

听着他的抱怨,李至刚凝重的神情舒缓了许多,似是说中了他心中所想。

“东西放下吧,再去拿一份,一块吃。”

年轻吏员嘿嘿一笑:

“放心吧大人,两人的份,不用再出去拿。”

李至刚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位子侄油嘴滑舌,做事也毫不见外,

不过这倒是让他十分舒坦,不用再端着什么架子。

“大人,这是开封最好的胡辣汤,

这是街头的肉饼和油条,

还有四个茶叶蛋,咱们一人两个。”

年轻吏员毫不见外,笑嘻嘻地完成了早食分配,

当他把一碗黏稠且浓密的胡辣汤端到桌上时,

李至刚眉头一皱,怂着鼻子嗅了嗅,

“这是什么?”

“这您都不知道?”

年轻吏员声音猛地拔高,搓了搓手,侃侃而谈:

“相传在宋徽宗时期,御厨融合少林寺“醒酒汤”与武当山“消食茶”,

创制出的一种汤品,

有醒酒提神、开胃健脾之效。

宋徽宗品尝后大为赞赏,赐名为“延年益寿汤”。

后来在“靖康之变”后,御厨流落民间,开了早点铺,

偶然一位客人将随身携带的胡椒粉洒入锅中,由此便有了这胡辣汤。”

李至刚拿着汤匙在碗里来回搅动,感受着其中黏稠,

脸色怪异却无论如何都止不住,

“里面有胡椒粉?那这一碗岂不是很贵?”

年轻吏员讪讪一笑:

“大人,的确不便宜,

小侄去买的时候,都是一些大户人家在买,这一碗就要四十文。”

“这么贵!”

李至刚吓了一跳,瞪了他一眼:

“出门在外也不知道节省!”

“大人,穷家富路,

本来到这河南治水就辛苦,

若是吃得再不好,那也太窝囊了吧,

您快尝尝,味道极好!”

“你吃过?”

年轻吏员摇了摇头:

“没有啊。”

“那你怎么知道味道极好?”

“四十文一碗,只要不是泔水,小侄都要说它好吃,要不这钱不白了吗。”

李至刚神情愈发古怪,觉得他说得倒是极有道理,

年轻吏员趴下身,用力“吸溜”了一口,

“嘶我愺”

“怎么了?”

“烫烫.”

“哈哈哈哈哈。”

李至刚见他狼狈模样,发出了畅快大笑,心神轻松了许多。

他现在最不后悔的,就是带上了这个远房子侄沈藻。

李至刚面露几分感慨:

“你爹若是有你这个机灵劲,

凭借那一手好字,早就登堂入室了,仕途走的必然比本官要顺利许多。”

说到自己父亲,沈藻的活泼好动平息了些许,若有所思的说道:

“大人,父亲饱读诗书,

能够看到自己不擅之处,所以才让小侄浑于市井,

改一改不善言谈的家风,

大概父亲也没有想到,小侄养成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李至刚笑了笑,伸手拿起了一根油条左右打量,笑道:

“真不怕?”

沈藻顿住动作,嘿嘿一笑:

“自然是怕的,小侄无品无级,

若不是有大人庇护,断然不会在衙门讨生活,

在这里啊背景稍稍弱一点,就要被欺负。”

对于这一点,李至刚深感赞同,

“此言说的极对,以往本官也没有靠山,

放眼朝堂,整个松江也就我这一个五品官,

我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整日想着找个大靠山,能让我歇歇,

这可倒好,反倒落了个趋炎附势的名头。”

“那现在呢?”沈藻眼睛一亮,一边吸溜着胡辣汤,

最新小说: 1982,从见手青中毒开始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神豪宿主绑定了我 和前世宿敌成亲后(双重生) 她搬空家产相随,冷面长官红温了 白莲花退散!真千金她要C位出道 火影:我设计的副本让全忍界破防 这个鸣人是玩家 参加豪门综艺,我靠砸钱爆红全网 尚书千金投井后通灵?全京城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