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庄子、下人
四月二十二日下午,明瑶华带上一些吃的用的去了金鱼巷,和齐屠户商谈妥了猪油供应之事。
另外还给青姐儿带了一本三字经、一本千字文,另还有一套笔墨纸砚,两刀上好的宣纸,,明瑶华对着青姐儿鼓励道:“咱们暂且不求出口成章,只要能认得大部分的字,能把字写端正,就很好了。以后姨姨得闲了接你来家里玩,可是要检查你的字练得如何的,你怕不怕?”
青姐儿摇头,头上的青碧色发带跟着摇晃,她笑道:“我不怕,爹爹也给我买了纸笔,我每天都有练字的。”
明瑶华摸摸她的头,“青姐儿真厉害。”
火
解决了一桩事,明瑶华一夜好梦。
次日,明瑶华用了早饭就要出发去庄子上。明甫光蹭在她身边,期待道:“姐姐,让我和你一起去吧。我们好久没有待在一起了。”
在金鱼巷的时候,他们天天见面,时时见面。可是搬来了林家,姐姐要忙着这样那样的事,都疏忽他了。
明瑶华想了想,笑着答应了:“行吧,你去换一身方便出门的衣服,咱们出去放放风。”
明甫光得了准话,欢呼雀跃地跑去换衣服了。林青松驾车,车里还有清风朗月两个大丫鬟跟着。后面一辆车则是四个小厮中的守信和守瑞,他们二人坐在车辕上,车里是两个膀大腰圆的妈妈和灵儿慧儿两个丫鬟。“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智者不陷于覆巢",明瑶华一向看重自己的安危,即便是去林家的庄子,也带足了人。
出了繁华的扬州城,顺着官路一路走,渐渐就是田园风光了。车行半个时辰,就到了长青庄,隔壁便是柳溪庄。远远望去,长青庄子靠着山脉,想来冬日也有满山的翠绿,怪不得叫长青庄。
柳溪庄邻水,且种植了好些柳树,虽然直白,但不失意趣。林青松昨日便令人传话,说大奶奶今日要来庄子查访,此时长青庄和柳溪庄的管事庄头都带着人在村口等着了。
见到大奶奶由丫鬟扶着下车,一众人忙跪在地上问好。明瑶华不喜欢别人跪她,但这个时代她只能强迫自己习惯,在众人跪下之后立即道:“你们起来吧。”
两个庄头站起来,看起来四十上下模样,面容黝黑,体型适中,没有过度肥胖,看着是经常下地耕种的。
二人皆躬身低头。
一个道:“长青庄管事庄头赵思青,问大奶奶好。”另一个道:“柳溪庄管事庄头周全,问大奶奶好。”赵思青道:“大奶奶,这里日头渐渐大了,我命人打扫了房子,您是否要先去歇歇。”
明瑶华暗暗打量二人,脑中回想她翻看的两个庄子的产出账册,笑道:“也好,你在前面引路。”
明瑶华进了一座三进的青砖瓦房,正房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案上摆了一瓶野花。
明甫光好奇地在院子里转悠,守瑞跟在他身边看着,有两个庄子上的孩子躲在门外,明甫光眼尖看到了,招呼他们进院子里一起玩。明瑶华坐下,也不多废话,直接就开始一桩桩地问起两个管事。“今年庄子上都种了什么,什么时节种植,什么时节收割,大概能有多少收获?″
“去年庄子上种的也是这些吗?去年的市价是多少?”清风自带了铜壶茶碗茶叶,烧了热茶端上来,就看到两个管事额头冒汗,大奶奶还在继续发问,而朗月等府里的人站得端正无比。明瑶华刻意压低声线,听着就有一股威严:“庄子一应作物产出市价你们都记得清清楚楚,怎么问道为何损耗如此之多,你们就答不上来了?粮食到底是老鼠吃了,还是你们吃了?”
庄子除了种植粮食,还有各样水果花卉。
因林家人少,用不了许多,大部分都是卖给商贾,换了钱财,年底统一交到林家,由林管家查验入库。
只是嘛,损耗量实在不正常。
明瑶华不禁联想到,封建社会皇权不下乡,对于封建社会的大户人家来说,是否也是权力管控不下田庄呢?
庄子上的一应事物交给庄头,庄头直接管理佃户,有了欺上瞒下的机会,主人家要是没有及时查账敲打,庄头就是两头吃。林家还算好的,她用本福特定律核查了账本,能确定这两个庄头贪了,但这两个庄子在扬州城外,就在林如海的眼皮子底下,没敢太过贪墨。两个庄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明瑶华不想将人逼急了,忽而笑道:“往年的损耗也许是因着气候不好的缘故。不过,今年的气候必定是风调雨顺,庄子上的收成,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损耗了吧?或许,今年的收成会格外好,就连往年损耗的钱粮,也能一并补回来,你们说呢?”
“是,是,大奶奶说的事。”
赵思青和周全立即应下,能保住管事庄头的位置,就是要吐出之前贪墨的银子,那也值得。
这位大奶奶不好糊弄,以后还是乖觉些吧。用过午饭,明瑶华在一众仆妇的陪伴下,打着伞绕着庄子走了一圈。得知远处的山也是林家的产业,且山上长了好些槲树,柳溪庄亦有一处小湖泊,长满了芦苇,明瑶华大喜。
当即在柳溪庄敲定了一处地方,预备建一处作坊,专门制作药皂。至于她心心念念的花露和花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