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前世(2 / 2)

,令景朝妇人免受生育威胁。因着是中秋佳节,皇上重规矩,这几天常来儿媳宫中,才意外知晓此事,并非故意隐瞒父皇。”太上皇笑道:“原来如此,平昌不愧是宗室郡主,心忧万民。”洪熙帝哀痛道:“正是产钳此物,令朕想起母后,若是早三十年有此物,母后也不至于难产而亡。”

洪熙帝的母亲当时只是妃位,是在他登基之后追封的太后,在时很是得宠。提起旧人,太上皇也不免动容,脸上有了几分慈和,说了几句宽慰皇上的话。

趁此机会,谢皇后笑道:“父皇您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一桩巧的不能再巧的事呢。”

太上皇笑道:“你也会卖关子了,还不快说来听听。”谢皇后就平昌郡主从寺庙偶遇明瑶华,再到两人一起花心思打造出产钳,再到明瑶华的夫婿竞是林如海遗落在外的亲子。瑞安亲王冷笑道:“竞有这么凑巧,皇嫂莫不是瞎编的吧?”谢皇后坦坦荡荡道:“王爷不信,自可派人去查。”皇帝的疑心重,退位皇帝的疑心比皇帝的更重,太上皇神色不明,谁人也不知他内心所想。

太上皇慢慢饮了半杯玉泉酒,甄家已经传信给他,平昌的夫婿陆修同和林如海日渐亲密,这到底是小辈情谊,还是暗中勾结?林如海祖上是世家勋贵,是他当年钦点的探花,娶的妻子又是荣国公的女儿,他退居太上皇的五年来,林如海依旧事君勤谨,算是功臣。不过,再是功臣,也需要敲打敲打,免得他歪了心思,认不清谁是真正的主子。

太上皇看了眼洪熙帝,笑着试探道:“林如海找回了亲儿子,是一件大喜事。他多年来为了朝廷恪尽职守,既然如此,朕再赐他家一桩喜事,朕记得林如海有个女儿住在荣国府,就给他一个恩典,允许他的女儿入宫给公主当伴读吧。洪熙帝想也不想,就同意道:“父皇如此皇恩浩荡,林如海知道了必定感恩戴德。不过林家姑娘到底是诗礼人家的孩子,明日朕下旨召她进宫,由皇后利她说此事。既然既是想给林家恩典,这个宫里,也只有皇后适合接见臣子之女。什么叫只有皇后适合接见臣子之女?

甄太妃气得咬牙,手上一重,染了凤仙花的指甲刺入葡萄肉里,沾了一手的黏腻汁水。

洪熙帝没有丝毫推脱就答应了,太上皇心中的疑窦稍减,笑着应了。火

家宴结束,柴绍庭回到寝殿,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伺候他的小太监习惯他这样了,小心掩好门,在门外守着。

柴绍庭是洪熙帝唯二的皇子之一,还是谢皇后所出的嫡长子,只是六七岁时,一场高热,变成了哑巴。

也许是上天的旨意,因为这场高热,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却得以窥见极其玄妙的前世今生之事。

自父皇登基以后,所窥见的种种无一错漏,任他如何想法子,也更改不了既定的结局。

直到去年,本该死于难产的平昌堂姐平安活下来,紧接着,本该无子的林如海找回了失散的男嗣。

想来林如海的儿子,就是未来那位大名鼎鼎的楚明霁楚首辅了,前世他就听到传言,说林如海的管家堵在楚家门外认亲。原来楚明霁本该姓林,怪不得季则那个小人在初入朝堂之时,鼓动楚明霁的兄长楚雷生状告楚明霁冒姓乱宗。

当然,以楚明霁的心性手段,无论是季则还是楚雷生都没能讨到好处。只一招釜底抽薪--将楚雷生接到府中,送上华服美婢,就让楚雷生倒戈,季则也因为此事成为众人笑柄,朝中诸公提起他便是小人行径四字。在楚明霁活着的时候,季则只能避其锋芒。而楚雷生最后因饮酒纵欲,得了马上风死了。楚雷生一死,楚明霁对外说小叔子和寡嫂瓜田李下,不可不避嫌,立即将楚雷生之妻以及楚雷生的一众子嗣送回乡下。林如海的这个儿子厉害,女儿也不遑多让。一篇《乾元朝得失论》,文笔辛辣,斐然成章,讽刺了乾元帝贪权恋栈,重用无能勋贵,以至于外敌入侵,无人能抵外侮于国门之外,内有贪官,百姓三旬九食,结尾提醒今上,当以史为鉴。

文采斐然,字字珠玑,令人意犹未尽。

虽然骂的是他亲祖父,但是看得他神清气爽。这篇文章正好对了父皇的心思,对贾家从轻发落。只是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孩儿,苦心孤诣写出一篇传世佳作,不过活到十八岁就去了。

死前甚至不知道她还有亲人在世。

最新小说: 始纪未来 重回修仙途 兽世扮神女,狂薅兽人情绪值 娇娇青梅一红眼,野戾太子爷轻哄 点亮毛茸茸图鉴,成为团宠小丧尸 大人,入赘了! 借剑 上位低头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位面审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