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银楼、县试
年后便是走亲访友,一家人分批往城中相熟的各家走了走。或是在家设宴待客,林如海底下的属官和幕僚都来了,明瑶华另外给周家和齐家也发了帖子。
这般或是去别家赴宴,或在自家设宴请客,期间林明霁还领着明甫光回了一趟清宁县报名县试,转眼就从大年初一到了元宵节。扬州作为仅次于京城和金陵的富贵繁华之地,夜市繁华热闹,元宵之夜更是彻夜灯火辉煌,店铺通宵营业。
明瑶华此前几年虽然都住在扬州城内,但因重重原因不得见识这般张灯结彩熙来攘往的盛况,今年可谓是期盼已久,早早地约好了平昌郡主,一起去东关街看花灯。
明瑶华要出门看灯,林明霁和明甫光也要跟着。黛玉此前看过的花灯都是贾家下人扎的,还不曾见过外头元宵灯市的花灯,赖在明瑶华身上撒娇,道:“嫂子,我还没见过"花市灯如昼'的景象呢。”明瑶华笑道:“那咱们一起去。”
又对林明霁道:“到时候我们女孩子一起玩,你们两个自己找地方玩乐。“左右就在东关街附近活动,林明霁笑着应了。于是一家子人,除了林如海不喜人多喧闹,待在家里,年轻小辈都出门看灯去了。
为避免意外,明瑶华带足了小厮丫鬟跟着。平昌郡主在陶然茶楼订了临街的雅间,明瑶华等人到了,平昌郡主还没到。几人暂且落座,点了茶水点心。
黛玉从窗户往外看,便看到底下流光溢彩的灯棚,几乎隔几步就有一座灯棚,她过足了眼瘾,转过头笑道:“这里的花灯已经够漂亮了,我听说城门附近的大片空地上还有官府派人扎的灯棚,更为高大华丽,不知又是何等的壮观?”明瑶华笑道:“城门那边较为鱼龙混杂,不比这里街头街尾都有士兵巡察。不过你若真想知道,派两个机灵的下人去看了,回来再告诉你。”黛玉摇摇头,“不是亲眼见识的,终究没意思,我看这里的花灯已经够了。”
几人略等了等,用了茶点,平昌郡主和陆同知才姗姗来迟。雅间里以一扇屏风将空间分为两部分,互相见过礼后,男客便去了屏风的另一边。
平昌郡主笑着解释了迟到的缘由:“临出门前,福哥儿哭闹不休,只得等奶娘哄睡了他,我才得以脱身。”
明瑶华笑道:“正好让我多看了一会子的花灯。”平昌郡主指了指窗户斜对面的瓷器铺子,“我们现在就去吧,只坐着没什么趣味。”
晚上逛街比之白日,更有一番滋味,只是日常的夜市大多是男性吃喝游玩,女子被拘在家中,一年到头也只有元宵中秋这两天可以在夜晚出门。明瑶华示意屏风那边,小声道:“他们总不好跟着我们一起进铺子里吧?”平昌郡主笑道:“看我打发他们。”
平昌郡主对着屏风那边道:“干看花灯也是无趣。方才我看到大街上有好几家猜灯谜赢灯的,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不如以一个时辰为准,谁猜灯谜赢的灯笼多,就是谁胜,如何?”
那边屏风的三人面面相觑,陆同知沉痛地闭上眼睛,嘴上道:“可。”平昌郡主对着明瑶华笑,明瑶华悄悄给她竖起一个大拇指。明瑶华几人带着一众丫鬟,从东关大街第一间铺子开始,将还开门迎客的铺子都逛一遍。
突然,黛玉拉着明瑶华的袖子道:“嫂子,郡主,你们看,那儿有一家琳琅银楼,这个店名起得倒是别致。"比之金玉、珍宝、瑞福一类的名字更雅致脱俗。
一眼望去,琳琅银楼灯火通明,店内有十来个女客正在挑选首饰。平昌郡主笑道:“那我们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好首饰。”平昌郡主极少逛首饰铺子,她或是寻匠人打造,或是命店家将店内首饰尽数带到府里,供她一人挑选。
此时来了兴致,率先往琳琅银楼走去。
只是她们还没走近,琳琅银楼先进去了几位带着仆婢的骄客,为首者不过十五六岁,眉宇间带着娇纵,她看了一眼店里三三两两的客人,毫不避讳地斥骂身边的嬷嬷:“怎的还有旁的人,我早说了今晚要来这家银楼看看,你该早些告知店家闭店清客才是。”
柳妙茵扫了一圈的女客,先看没有她认识的熟人,再看这些人的衣着首饰都是普通市卖货,想来也不过是商户女儿罢了。她可是公主的女儿!
又即将嫁给漕运千总,入门就是官太太,怎么可以和一群平民同处一室,没的掉了身份。
柳茵茵发话了,她身边的丫鬟有的去找掌柜的,以身份压人,有的直接呼喝着店内的客人出去。
那女掌柜一听是对方是京城理国公府的小姐,漕运千总单承武未过门的妻子,被唬了一跳。
想阻止对方赶客的行为,又犹豫着不敢上前。琳琅银楼背后的东家是个外地盐商,得罪不起有官家背景的人物。扬州城里的官家女眷都是体面人物,就算是要清场也是提前告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
元宵佳节,卢氏夫妻带着女儿在东关街游玩。因今年家里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齐屠户特地给了她二十两银子,给青姐儿添置些首饰。
齐壮嫌店里都是女子不自在,在门外不远处的一家元宵摊子上等她们。她和青姐儿挑选了半天,选中了一支银鎏金蝴蝶簪,一对素银嵌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