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能击中目标,完全是凭运气,绝对不是炮长技术,“你一边操作,一边汇报。”
中尉和学员兵也不信,他们使用滑膛炮在教研室打了三天,一架武直都没有打下来。
汪涛默不作声站在一旁,这事跟我无关……
李战深呼吸了一口气,右手紧握控制操纵杆,左手按下电源启动按钮。
嘀一一
火控系统启动,主界面在战术屏上快速展开,分成了目标捕捉模式、弹道修正参数、激光测距仪状态、主炮装填状态,并亮起绿灯。
驾驶的是ZTZ-99A2主战坦克,火炮依然是125mm口径的滑膛炮。
紧接着,李战开始一些列操作,由于装甲技术进一步加强,他这次没有装填高爆弹,而是选择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具有更高的初速度,达1750m/s。
根据E=½mv²,动能更强,一旦参数设定准了,武直就跑不了。
李战一边操作一边道:“火控系统使用动态捕捉加气象补偿修正弹道。”
“风速5.2m/s,湿度76%,温度27℃。”
“自动跟踪系统手动操作为高速低空目标优先。”
与此同时,屏幕画面中,武直陡然出现,距离1600米,飞行高度120米,速度180公里/小时。
李战立刻切入主炮仰角模式,调整主炮抬角至12±2°,启动热成像模块,火控系统自动校准弹道偏转十字线,依据气象参数和炮管温度修正射击角度。
上尉主任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惊疑,“炮管温度……”
李战再次点击火控屏幕,“激光测距,目标距离1570米。”
李战微调炮口方位,将十字准星精确制导至武直尾桨区域。
紧接着,李战再次点击火控系统,“装填炮弹。”
仿真声控系统传来“咔哒”一声,炮弹装入膛内,火控系统弹道框显示偏差修正+0.3毫米。
上尉主任疑惑道:“这次为什么用APFSDS?”
“具有更高的初速度,好打一点。”
上尉主任脸色一怔,上次用高爆弹更难操作是吧?!
由于武直在屏幕中横向高速移动,李战切入预测弹道模式,火控系统自动计算引导偏转角为1.5°,他再次略做微调,预判目标飞行路径,向右推杆2.3厘米。
机械声响起,屏幕中瞄准武直的ZTZ-99A2的炮塔再次发生旋转。
上尉、中尉、学员兵、汪涛脸色疑虑,这能一炮打中吗?
“目标锁定!”
希望别打中……
李战毫不犹豫点击发射按键,模拟器的仿真声控系统陡然传出一道沉闷的爆响,震动地椅子剧烈一抖。
弹道在屏幕中显示为一条淡红色虚线,炮弹瞬间击毁武直。
李战哑然失色,怎么又打中了?!
教研室三位军官和汪涛惊讶不已,上尉主任露出复杂目光,“你打中了,还这表情?”
李战谄笑道:“主任,这事往外讲不得,低调一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