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是用来青苗法的,东京这边,官家的意思不是等临川公回京之后再说么,调临川公回京的奏疏,现在应该也已经上路了吧。”
“不说这个,李都知,咱求你办个事。”
说着,这李宪将赵顼和王小仙斗气,非让他进史馆,而王小仙也不知是抽的哪门子疯非得不进史馆的事儿跟李舜举说了。
“咱进宫这么多年,这回算是真涨了见识了,我是真没招了,你是他的结拜大哥,此事啊,还是你去劝劝吧。”
“我?”李舜举听了也一样是哑然失笑。
“我去劝,未必他就肯了,他这人直么,刚直,认准了的事情,谁劝都没有用。”
“这,这,那我怎么办呢?”
“我倒是能给你推荐一个人,或许,他能帮你办这个事,官家也会说你办得漂亮,非但不坏规矩,反而能将此事办成一桩美谈。”
“哦?何人?”
“参知政事,元绛。”
“哦?元参政?对啊,元参政也是从江宁升上来的,和这王小仙也应该是老相识了啊,说不定能劝得动?”
“不是让元参政去劝王小仙,王小仙认定了这是不合规矩的事,元参政肯定也是劝不动的,是让元参政去劝曾相公,韩相公,
王小仙他之所以拒绝此事,无外乎是因为此事不合规矩,乃是官家强开的特例,他刚直么,看不得这种走后门的事,哪怕受益的是他,他也不愿,说到底,这诏令就是个没经门下的中旨。”
“但若是经政事堂的相公们讨论,他们都认为此事可行,事情留了扎子,过了中书门下两省,这诏令自然也就接了。”
“哎",行吧,那我去找元相公,看他们……哎~他们要是不同意怎么办啊。”
李舜举俩手一摊,表示拿他也没什么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