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以前很多人凑在一起可能共同犯罪,现在很多人凑在一起,会监督对方不要犯罪。
因此,这些小心谨慎的外地行商们,也很快摸索出了新的生存方式。
在柳州,看到一堆人聚在一起,反而会更加安全。
像是这种官办的工程队,那更是安全加安全了,在工程队旁边睡觉,要是睡过头了,工人们说不定还会在天黑前过来提醒一下。
这名行商也是个热情的,见自己说的话吸引了工程队的注意,直接便将自己知道的消息说了出来。
“今日一大早,就有很多行商出门了,都是在州署接了大单子的,有接到购粮单子的,也有接到木柴木炭单的,还有粮草,药物,驮马,我也接到了草料单,现在正要和我兄弟去收草料呢,你们说,突然买这些,除了要打仗,还能是因为什么?”
石匠还没说话,反而是一直希望打仗的山民脸色一变:
“那现在粮价是不是涨了?”
若是粮价涨了,那接下来可就要节衣缩食过日子了。
行商:“没涨,官府控着价呢,还是原来那个价,要不干什么要对着我们下订单呢,就是要从外面买了粮食来,好控制现在的粮价不涨呗。”
石匠听明白了,一时无言。
汀州之前也打过仗,粮草哪里来呢?刚开始,还是低于市价半强制的从百姓们手里买。
后来,或许是打仗太花钱了,便变成了直接增高粮税,那一年,一个村子饿死小半人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可柳州,不光没有提高粮税,还控制着粮食价格不涨,官府自己向外购粮。
这是什么神仙官府?
一直没怎么参与讨论的一个山民突然问:“那官府是不是要招兵了?”
她之前就想参军,但因为年纪太小被刷了下来,现在她已经十五了,还是没满招兵年龄,但是如果打仗的话,说不定限制会放宽呢?
行商了然。
他并不是柳州人,但经常来往柳州买卖货物,也最喜欢往这边来。
毕竟不是每个州,都像是柳州一样,对行商友好,还有相当完善中正官方商业制度的。
来的多了,就也知晓了柳州兵待遇有多好,光是吃饱喝足,饭菜有肉,衣服保暖,就够吸引大部分人了。
“没听说要不要招兵,你要是对这个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县里,要是招兵,肯定会传到县里的。”
山民便有些期待的点点头,看得出来,她真的很想从军。
行商心中想,要是真的打起来了,他觉得柳州是非常有可能赢的。
不说别的,就说双方兵力差距上便很不一样。
一方是百姓们抢着要当兵,入军队还要身体情况过关,一方是百姓被逼当兵,入了军营也没人管他们死活。
这打起来谁占上风,不是一目了然吗?
而且,荆州是离得远,临水而居,可是,柳州有船啊。
说是商船,但那么大,那么高的大船,一艘艘的从船厂造出来,能装多少柳州兵?
最要紧的是……
他环顾四周,所见者,俱都面无惧色,只有隐隐升起的激动。
行商今日一路从州城来,所见者莫不如是,且官府有条不紊,虽购买了战前用品,从州到县却毫无乱象,粮价布价不变,可见柳州官府有多富裕。
民心如此,军力强盛,后勤丰盛,能输才怪。
行商暗暗盘算着,看来,这次去购买草料的同时,也可以提前囤积一些建筑材料了。
他和柳州打了这么多次的交道,对柳州也是有些了解的。
柳州向来有个习惯,拿下某地之后,先做基础建设,修路盖房,盖厂招人,这些都需要建筑材料。
他现在先四处搜集囤积,再运送到荆州周边,待柳州拿下荆州之后,必然要大搞建设。
到时候,就是他们这些倒卖行商们大赚一笔的时候了。
不光是建筑材料,因为要搞建设,大量百姓将会投入工作,衣食住行,都能从中盈利。
所以柳州这半年没有开发新地盘,许多行商还有些遗憾呢。
现在可好了。
囤积建筑材料,肯定没问题。
越想越觉得可行,行商表情都明亮了很多,正美滋滋呢,就见山脚下的路上,一辆马车行驶而过。
那马车他认得,是个木料商人的车,之前两人合作过。
这木料商人自来了喜欢搞建设的柳州之后,就好像是鱼儿进了水,鸟儿上了天,乐呵呵的开了一家木料店,自己坐镇店中,只让底下人按照原来的商路购买木料回来,大有要养老的架势。
如今养老的木料商人,急匆匆出城。
这是要大干一场啊!
果然,这群成了精的老狐狸,反应也不慢。
行商顿时有了被竞争到的感觉,连忙一巴掌拍在一旁的兄弟脸上。
“别睡了!我们该走了!”
天奶啊,他知晓的路子可别让那木料商人抢了先。
行商知晓,未来很长时间,因着柳州大量购买各类货物,柳州的行商只会越来越多,那么,提前选择囤积货物的行商也会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