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停下了脚步,伸腿在地上扒拉着落叶。
捧着朱慈炅龙纹披风的卢九德见到这幕有些心虚,赶紧开口。
“奴婢一会就扫。”
朱慈炅笑了笑。
“这风一直不停啊,你刚扫了马上又吹来了。”
卢九德一脸认真。
“那也要扫,大不了奴婢一直守在这,一有枯叶马上清理。”
朱慈炅不笑了,不是因为卢九德的装傻表忠心,是因为大明也需要这股傻劲。大明的聪明人太多,傻人太少了。
“秋凉了,不会光吹风不下雨吧。今年全国降水都偏低啊,北方又是大旱。”
王坤见朱慈炅语气轻松,忍不住凑趣。
“皇上不是还笑话过房尚仪,南直的雨下不到北京。”
朱慈炅乐了,回头余光看到了拖在最后的马士英,没有回应王坤。
“马卿,朕将你留在南直,是希望你接任一个重要位置。”
马士英赶紧接话。
“臣谨遵陛下吩咐。”
朱慈炅非常满意。他想起马士英,纯粹是因为史书里不停抹黑马士英,马士英是东林群贤的眼中钉,但真实的故事是,马士英满门忠烈。
朱慈炅要收拾东林的大本营,最好的人选不就是东林眼中的奸臣吗,可惜顾秉谦太老了,而且地位也太高,三公三孤当知府,大明又不是大送。
马士英现在的地位,刚刚好,正四品。
“朕要你接任苏州知府,你有什么想法?”
马士英眸中闪过一丝失望,好不容易进入中枢,结果又下派地方。但苏州其实不错,除了顺天应天,苏州甚至可以算是大明第一府。
他快速反应,毫不迟疑。
“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朱慈炅翘起嘴角。
“你都不知道朕托你啥?怎么不负重托。”
马士英眼神坚定。
“臣到任后会很快尽力清理积欠,兴修水利,全力保障苏州粮食产量。”
今天列席御前会议,马士英不是凑人头了,对于粮食问题,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朱慈炅闻言都有一丝愣神,微笑变成苦笑。
“你要清理积欠?朕担心你最多能得到意思一下。敢下狠手,大明皇帝都可以落水,你一个知府不要命了?”
马士英大吃一惊,目瞪口呆的看着朱慈炅,有些不知所措,张嘴半天吐不出一个字。
朱慈炅已经转过身,猛的一脚踢向落叶,落叶没有踢起来,人差点摔一跟头。
吓得王坤一把捏住朱慈炅左臂,都把朱慈炅弄疼了,王坤也感觉自己太用力,见朱慈炅站稳,又连忙放手。
朱慈炅用右手揉了下左臂,没有责怪王坤,也没有生气。
“苏州要保障粮食生产也很难了。锦衣卫回报,那地方到处是桑田,家家养蚕,种粮也就够一家口粮。想不到吧,鱼米之乡的苏州,粮食也要从外面买。”
马士英彻底呆滞,有点难以置信,这个苏州知府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当啊。
朱慈炅又跳上了花台,这次卢九德也注意了,虚张着手保护。
朱慈炅站在花台上转身,竟然只比马士英稍矮一点了。
马士英这身高绝对比大明的平均身高要低一头,应该只有一米五左右。在颜值即正义的大明科举考场,马士英能考中进士,水平绝对不低,当然他肯定也是贵州的骄子。
这身高,完美符合朱慈炅内心深处对改革者的期待,满分。
朱慈炅对马士英露出了期待与鼓励的目光。
“你可能不知道,朕的新六卫在常熟折了,昭武卫海军一个千户全军覆没。常熟非常快的就上报了,是倭寇干的。马瑶草,你怕不怕倭寇?”
马士英脸色大变,这不是好当不好当的问题,皇帝派自己到苏州是要干什么?
他有点慌,但很快流露出视死如归的决心。
“臣不怕。这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不管是倭寇还是其他什么,大明没有法外之地。臣定会彻查此事,给陛下一个交代。”
朱慈炅轻轻挥手。
“都是良民清官啊,朕要什么交代。你到苏州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朱慈炅仰头望着古树,眼睛微眯。
“给农民公平,给工匠公平,给天下公平。
朕很想给苏州也来次休克疗法,可惜苏州没有大疫。所以,要推进苏州建立宣令使的十品官制比应天要困难很多,但无论如何,要在苏州推动皇权下乡,否则你在苏州做不了任何事。
朕不希望你在苏州做酷吏,宣令使就非常重要。当然,酷吏也无所谓,苏州人以为朕舍不得那里的丝绸白银,其实真的无所谓。
朕的金融改革完成,白银就是垃圾,比起丝绸,朕其实更喜欢棉布。普通人穿不起丝绸,但可以穿棉布麻布。你看,朕的里衣就是棉布,朕还有双麻布鞋,穿着也很舒服。”
朱慈炅翻了一下衣领,向马士英展示自己的棉布里衣。
“瑶草,其实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以前苏州离天子很远,但现在,苏州就在天子脚下。
锦衣卫和东厂在苏州都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