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顺汉江疾驰而下,片刻功夫便奔出数里。
时值隆冬十一月,江上冷风一吹。法正打了个激灵,
热血褪去,理智重新占据上风。
法正方才惊觉,自己不是来给关羽当军师的吗?怎就被三言两语所激,成了说客,前往东吴辖区陆口城说降守将陆逊。
法正开始有些后怕了。
这陆逊是何许人他都不清楚,之所以知道陆氏与孙策有仇,陆逊妻子是孙策之女,是因陆逊担任陆口守将之后,看到了川中收集的粗略情报,并不甚详尽。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来都来了,
试一试,
说不定自己真有当舌辩之士的天赋,
法正毕竟是法正,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开始思索起如何劝降陆逊。
………
陆口城。
陆逊独自站在城头上,顶着西斜红日,迎风西望。
担任陆口督已三月有余,期间除了关羽差人回礼并邀请他前往江陵一叙,孙刘两家军方再无任何交流。
之后,因曹操封孙权为南昌侯、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一事被昭告天下,孙刘两方的民间往来也逐渐减少。
战争的气息开始酝酿。
这是阳谋,自曹操将此事公布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孙刘两家之前维系的联盟关系正式瓦解。
虽然两家联盟关系在之前就已名存实亡。
甚至东吴都已经在筹备偷袭荆州。
但至少明面上还维持着联盟关系。
东吴需要用这个联盟关系作为遮挡,以便趁关羽不备而对荆州下黑手。
现在一切都摆到了明面上。
身为顶级军事人才,陆逊是有傲气的,打心里就瞧不上吕蒙所设计的偷袭计划。
除了偷袭,还是偷袭,这就是吕蒙一生的战绩注脚。
一直以来,陆逊最崇拜之人都是周瑜,所期待的战场是周瑜那般正面对抗几十万曹军,谈笑间强敌灰飞烟灭的场景,而不是偷偷摸摸搞背盟偷袭。
若非被孙权晾了多年,急需战功晋升,陆逊才不会只身到柴桑,为吕蒙补上偷袭计划最后一环。
虽然最终偷袭计划也没成功。
但好在错打错着,吕蒙亡故,让陆逊从底层的帐下督一跃成为了中层将领。
不过依旧没什么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江东内部被各种看不起,孙家的旧将派系看不上他。
江东其他大族不待见他。
就连陆家内部,大多数人都对他娶了孙策之女而背后颇有微词。
若拒娶孙策之女,陆家现在能不能存在都两说,谁懂我的隐忍求全……陆逊自嘲一笑,只觉曲高和寡,知己者少。
正感慨间,一名士兵匆匆跑上城墙。
“将军,汉中王麾下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求见。”
“法正?”
“有请!”
陆逊颇感意外,一时间摸不准法正此来的目的,但也有大致眉目,决定见一见。
片刻后,
都督府邸内。
主客分宾主之位落座,陆逊率先开口:
“不知先生不远千里从川中至此,所为何事?”
“来问将军,汉室可曾复兴?”法正一开口就直奔主题。
“不曾。”
陆逊满脸疑惑,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作答,心说你是刘备帐下的尚书令,我是孙权麾下的陆口督,讨论汉室复兴这个话题是不是扯得有些远了?
不过还是如实相答。
法正继续问道:“再问将军,家仇可曾得报否?”
“???”
不是,我家仇报没报与你无关吧……陆逊懵了。
“回答我!”法正加重了语气。
“不曾。”
法正起身,正色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以国家为重,今将军才华满腹,上未匡汉室扶大义,下未报家仇尽人孝,岂不惭愧?”
听到这里,陆逊已全知法正来意,心说你如此疾言厉色来当说客,当面刺人之短,遇到一个性子火爆的怕是要当场将你斩杀,首级悬于城门!也就是我陆伯言性子稳重,待人和善,不然你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
“确如先生所言,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陆逊嘴上附和,心下却不以为意。
江东都是孙权的地盘,若不仕孙权以保全家族,陆家能安然无恙存到现在?
没有权力为后盾,再富有的家族也难以存活长久。
形势逼人,哪有选择的余地?
法正并不知自己说辞已被陆逊所鄙,继续说道:“将军有治国安邦之才,匡扶宇宙之能,匡义除奸易如反掌,取功名富贵亦如探囊取物,今有似锦前程,却甘愿为一小城之督,岂不可惜?”
“哦~烦请先生赐教。”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先生观天下何人为明主?”陆逊暗笑,心说不会是刘玄德吧?
法正道:“现天下只剩三家,曹操乃国贼,此乃定论;孙氏乃是将军家仇,此亦为实;而汉中王乃是帝室之胄,名正言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