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李世民病逝!(1 / 2)

【“大唐皇帝令!”】

【“令百官入两仪殿等候。”】

天幕赫然浮现出百官入两仪殿,神情悲怆,跪地跪拜的画面。

而最里面的是,登基三日后的李宽正跪在病榻前,看着病榻上的、命若悬丝的李世民,流着泪,神情甚哀。

旁边还有武媚娘等人。

李世民眉头一挑,感到意外。

?我不是要打算立李泰为太子了吗,怎么又还是这个画面。

这个历史天幕难道说有延迟?

他有点想通,又有点想不通。

李宽则在想李世民的落幕会是怎么样的?

自己那时哭的惨不惨。

这个大孝子,真的很孝。

薛仁贵则还在庆幸有天幕出来。

不然刚才已经发抖了。

毕竟李世民的帝王威压,真是令人发怵,压根不是他这一个小虾米能抵挡的。

此时,在太极殿里,商议丹药之事的房玄龄等人,也暂停议事,前去观看。

突然,天幕换了一种风格,悲凉的轻音乐入耳,缓缓地诉说唐太宗晚年病逝的一幕。

【越有格局的帝王,无疑是对生死看得是越通透的。】

【而唐太宗在最后一刻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帝王胸怀。】

【贞观二十三年!夏!】

【夏风正卷着长安繁荣的气息,灌进李世民的寝殿里。】

【而这位曾上马杀敌、下马治国、开拓了贞观之治的一代雄主李世民,正走到了生命的晚钟。】【此时的他,早已是气若游丝的状态了。】

【然而,李世民的心里却还有放不下的事。】

【此刻,天君皇帝正含着热泪,双手握着他的枯瘦的手,赶忙道:“父皇!你要再坚持!坚持一些天!”】

【“我已经是派人去请孙思邈。”】

【“孙思邈他一定有办法来治好你的病的!”】

【望着天花板的李世民,眼神浑浊无光,嘴唇嗡动,似在说什么。】

【流着泪的天君皇帝,连忙侧耳恭听。】

【他在说:“老天爷要我的命,孙思邈来了也无用,让他别奔波了。”】

【“我这一生,犯过大错(指玄武门杀兄囚父),也立过大功(万国朝贺等事)。”】

【“如今,临终前,始终是放不下。”】

【“你告诉我,雉奴与无忌他。”】

【天君皇帝哭着道:“司徒厚葬了,厚葬了。”】

【“雉奴我也厚葬了。”】

【“都是按宫里的那个最高的规格,厚葬的。”】

【“葬在了昭陵九峻山那边。”】

【他缓缓问:“天下可有叛乱?”】

【“百姓可有遭罪?”】

【天君皇帝:“没有没有!父皇。”】

【“那就好。”】

【“我曾得知汉文帝之事时,格外佩服!】

【“一生想超越他。”】

【“如今我做到了许多,却唯有一件尚未,那便是遗言。”】

【“所以我死后,不必大张旗鼓。”】

【“如同汉文帝遗诏一样。”】

【“将大唐上下服丧的规矩改为三日吧!”】

【“不要因为我个人耽误百姓的生活。”】

【“还有,三日之后,就不要禁止百姓嫁娶!”】

【“千万不要因为我的死而牵连到大家了。”】

【“还有,为我生儿育女的嫔妃,让她们被册封为太妃吧。”】

【“未生育的嫔妃就让她们出家为尼吧。”】

【天君皇帝哭恸应道:“父皇,我明白,我会照做的。”】

【说完后,李世民徐徐闭合眼睛,说道:“退下吧!大唐还需要你,不可浪费时间在我的身上。”】【天君皇帝不得已照做,在隔数十步外的大厅处,含泪跪地。】

【随后,李世民让武媚娘,朗读兰亭集序。】

【武媚娘娓娓道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在悠然的朗读声中,李世民脑海中闪过无数人影。】

【有李承乾,也有李泰,也有李治,还有长孙皇后………】

【最终,定格在那一个冲锋陷阵的英姿少年身上。】

【那个少年面对数不尽的敌军,临危不惧,亦然啉道!】

【“大唐秦王李世民在此!!!”】

【最终,李世民含笑而去。】

【贞观二十三年,初唐第二代帝王!太宗李世民就此病逝!享年五十二岁!】

【“父皇!!!”】

【“陛下!!!”】

【两仪殿内,文武百官悲恸失声!】

【天君皇帝更是悲感交织。】

【数日后,群臣为李世民献上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

【出灵当日!在朝中任职的胡人官员和数百位朝贡的蕃臣更是嚎啕大哭。】

【他们依照本民族习俗!削发割耳,划面自残!】

【更有突厥归附将领阿史那·社尔、铁勒族将领契宓何力主动请求殉葬!】

【但天君皇帝以唐太宗生前之意

最新小说: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亮剑:从俞家岭开始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状元郎 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法兰西之父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