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展示出肥胖的李泰穿着龙袍,在大朝会上,勃然大怒的模样。
【李泰愤怒的把边境奏折用力地扔在了地上:“一个小小的高句丽居然敢伤害我朝臣民!”】【“它算什么东西!!”】
【“待我亲征出兵!”】
【“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王者之师!雷霆之怒!”】
李世民有点不可置信地瞧着这一幕。
什么?!青雀亲征?!
他完全没有看的出来青雀有打仗的本领。
就凭借着他那胖乎乎的身体,估计跑上一会都喘气了不行。
难道后面就是他强行亲征后,让大唐损失惨重?!
有所揣测后的李世民,神色一点一点的不好下来。
而李宽则嘴角抽了抽,有点惊讶的瞅着。
这个台词听着好耳熟啊,该不会该不会是那种事要发生了?!?
李泰蒙圈了。
啊?我要亲征?!
我当上皇帝后,那么膨胀的吗?!!
他很明白自己不擅长打仗。
擅长的是才学。
其实才学也是有一点点水分的。
比如,完成编纂《括地志》,是由多名学识渊博的大臣辅佐的。
大理寺狱,李承乾一脸不屑。
就青雀那一副身体,能打仗?
呵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啊?陛下亲征?!”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听此后,一个个都傻眼了。】
【毕竟李泰身体那么肥胖,真亲征,恐怕敌人来袭,后面跑都跑不了,就连坐驴车也不行啊。】【这一下,司马苏瑁急得直跺脚,苦口婆心的劝诫:“陛下,您刚掌权没几年,朝廷里里外外都离不开您坐镇啊!”】
【“还是让李勒带兵出征吧!”】
【一些大臣也在劝:“是啊!再说了,陛下是千金之躯,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陛下给伤到了,那就不太好了。”】
【可李泰哪儿听得进去。】
【尤其是以前李世民说亲征出兵朝中无一反对,可现在他要亲征出兵,却一一反对。】
【所以,诸位大臣的劝诫,在他看来,是对他的威望的不满,是觉得他比不过父皇。】
【虽说他平日里是比不过父皇,但这一下让立志超越父皇的他十分不满了。】
【李泰赫然怒道:“此事休要再劝。”】
【“我要像我父皇那样,做个有军功的帝王!”】
【“能上马破国,下马治国的帝王!”】
【“你们明白吗!!!”】
李世民没想到这话会由他说出。
虽说有志向,但实在是太看不清自己了吧。
李宽自然不会放过这次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毕竟某人先前多次与自己作对。
当即,揶揄道:“哟哟哟!还想做个有军功的皇帝。”
“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啊!我的好弟弟啊。”
闻言,李泰的脸一会儿红,一会儿青。
然后,怒而瞪他。
李宽耸耸肩。
【这个时候,有御史台言官刘仁轨言语激烈:“陛下,臣认为陛下是昏了头。”】
【“所以才会提出此等不当之举啊。”】
【本就没有什么容人之资的李泰,那脸一下子阴沉了下来:“混账!”】
【“你知道你是在说什么吗!!!”】
【刘仁轨直言不讳:“陛下,臣很清楚。”】
【司马苏瑁虽说是知道他是好意,可作为天子的忠心手下,是一定要站在皇帝这边的。】
【随即,名正言顺的扣了一顶大帽子就过去了:“刘仁轨,你在朝堂上出言不逊!目无天子!!”】【“朝廷的尊严岂能容你如此践踏。”】
【“陛下,臣认为要严惩刘仁轨。”】
【刘仁轨死犟死犟的:“严惩就严惩!”】
【“但臣今天一定要说,陛下若亲征,必定会给大唐带来麻烦的。”】
【李泰气得都要炸了。】
【对他来说,手下人在朝堂上大声怼自己,若不去严重惩罚的话,那这皇帝还当的有尊严吗!!!】【李泰暴躁如雷:“来人,把刘仁轨,拖出去斩了。”】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眉头一皱,随后站出来发声了:“陛下。”】
【李泰颇为忌惮的瞧着他:“司徒,你?”】
【长孙无忌恭敬道:“陛下。”】
【“刘仁轨胆大妄为,在朝堂之上当众败坏陛下。”】
【“实在可恶,应当斩杀。”】
【听到这,李泰的神情缓和了一些。】
【长孙无忌话锋一转:“但是,当年太宗面对魏征的激烈言语,虽然很是气愤,但后面也是放过了他。”】
【“若陛下的志向是超越太宗。”】
【“那不如就只贬不杀,留他一命。”】
【“陛下,你看怎么样?”他运用了语言的艺术,在朝堂上给了李泰一个台阶下。】
【闻此,李泰态度缓和:“刘仁轨,司徒替你出面求情,朕就饶你一命。”】
【“但不过,朕要革除你的官职,让你好好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