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刚平复一小会的李世民,看见后,脑溢血都要给他干出来了。
他单手叉腰,指指点点,呵斥道:“愚蠢!愚蠢!”
“这不是要逼他们反吗!”
“朕怎么会有如此愚蠢至极的儿子呢!!!”
他觉得长孙无忌那个建议很是不错。
先安抚去看看,而不是把他们给逼反了。
再者,长安兵力那么多,何须怕各地的封王?!
光是所有封王的兵力,加起来,都不足长安兵力。
不仅如此,还有长孙无忌这些会领兵作战的老臣。
故而他怒斥李泰愚蠢至极。
至于李宽持有不同意见。
他觉得李泰这一招走的不错。
一般来讲,不出意外,这一招实施下来,那绝对会把封王震慑的死死的。
再者,真有什么动静,那些兵力也能尽快灭其风险。
最后,李泰说不定是故意选这个提议的,就是想逼他们谋反,来借此收兵权,一举铲除后患。想到这,李宽陡然想起来李泰一生中说过的话,做出的蠢事。
一下子自我否定了。
不!是我想多了,他应该没有那么聪明。
不然就不会做出那么多令人看着就觉得十分愚蠢的事了。
【楚王封地。】
【楚王府。】
【“殿下殿下!长安急报!急报!”】
【楚王收到消息后,赏赐给送信的人,便立刻面色凝重地看了起来。】
【“晋王自焚!!?”】
【光是这四个大字,看着就令人胆颤心惊的。】
【他迫切地看了下去。】
【看完后,为了自己的小命,楚王毅然决然谋反。】
【“父皇,这次是他逼我的,儿臣不得不反啊。”】
刚看到这,李宽明显感觉到自己背后有一道令人发怵的目光正死死盯着。
他无奈叹息,内心使劲诽谤。
父皇,你一天到晚就盯着,烦不烦啊。
你不烦,我都烦了。
不就是谋反而已,学你的而已。
天天盯着,唉,真心累。
李宽直接习惯性的无视了。
【接下来,楚王派人去召集楚王府的幕僚,让他们赶紧来。】
【紧接着,楚王把晋王之事与长安之事,皆告诉了幕僚。】
【同时,也开启了忠心测试。】
【轻车熟路的楚王眼中透出滔天凶意,看向薛元超等一众,口吐大逆不道之言:“我要谋反!!”】【众幕僚一惊,虽然他们知道楚王的意图,但完全没有想到,会由他亲口说出来。】
【他们本以为会借同僚之口而劝楚王来谋反。】
【楚王虎躯一震,目光炯炯,扫视众人,淡淡道:“你们要跟着我吗!?!”】
【“若不跟着我,也没有关系,出了此门,把此事忘了,就好。”】
【“毕竟本就是砍头、牵连家族的大事。”】
【楚王补充一句:“当然,你们放宽心,出了此门后,你们是不会有事。”】
【“因为本王不是那种人。”】
【这一次,薛仁贵以斩钉截铁的言语率先响应:“殿下,仁贵这一生都是由殿下赋予的!”】【“殿下想要谋反,那仁贵必誓死相随!!!”】
【没几下,众人积极响应。】
【“哈哈哈,那叫什么,以一生命搏万世命!殿下,俺跟定你了,大不了把命赔了。”】
【“谋反就谋反,毕竞我们跟着殿下,就是为了富贵!殿下!反他!!!”】
【“殿下,反的好啊,当今陛下昏聩,听信奸臣,残害血亲,实属无道,而殿下仁爱待民,大家有目共睹。”】
【还没有等薛元超说完长偏大论,就被性格大老粗的幕僚给打断了:“薛先生,俺知道你有文采,但反就反,你别文邹邹的一大堆,听着烦。”】
【薛元超一下子哑口无言了:“你这。”】
【众人一见,齐声道:“哈哈哈!”】
【薛元超见大家笑,也无奈跟着笑了笑。】
【楚王见他们都其乐融融的,也没有反悔,非常满意地颔首:“好好好!那就反他。”】
【随后,众人商量以什么名义来谋反。】
【提前就接到楚王指示的薛元超,来了一波解释:“靖字的意思是指平息、平定,而难字即祸乱,合意为“扫平祸患”。”】
【“不如就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来掀起这场谋反。”】
【“哦!不!是来掀起这场清君侧,如何?!”】
【说到后面,他还强调叮嘱了一下:“一定要记住,我们是正派,这样才会有出师之名。”】【众人出声说话。】
【“妙啊妙啊!不愧是薛先生。”】
【“明白明白。”】
【“哈哈哈,你这样一解释,我这个大老粗都听懂了。”】
【楚王不忘记夸赞他:“元超,你不愧是我们楚王府的、足智多谋的头号军师啊!”】
【薛元超谦虚一笑:“殿下,过奖了过奖了。”】
【“你还是太谦虚了,殿下夸你,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