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 第9章 大明一年税赋,修不起一条车道?

第9章 大明一年税赋,修不起一条车道?(1 / 2)

要问朱瞻基与朱棣为什么如此反应,说白了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运力感人。

就这么说吧,这个时代的马车一车只能拉三百市斤(一斤约560克)的粮食。

一石有一百二十斤,大概一车能拉个两石半粮食!

简单一算就能算出五万石粮食需要大概两万辆马车。

而一辆马车需要至少一匹马、一个民夫负责押运,也即是两万匹马加上两万民夫!

但算古代的运力不能这么算,因为民夫和马匹在路上是需要消耗粮食的。

短途还好,长途运输,比如朱棣北伐蒙古,一般粮食消耗都在一半以上。

所以换算下来,要将五万石粮食运到前线,需要十多万石粮食,四万民夫再加上四万匹马运送。

也就是说,这一辆铁皮车,便能顶四万民夫和四万匹马,想想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若是平白无故便有人告知朱棣,有一种火车能顶几万人力,那他必然勃然大怒,要治一个欺君之罪!

可现在东西就摆在面前,他还坐在车上,由不得他不信啊!

思虑之间,朱棣又问道:“那此车满载粮草,需要消耗几何?”

在他看来,既然这东西效率如此之高,那消耗必然不少。

结果他一问完,于谦又笑道:“若问消耗几何,还需看里程数,当前此车满载一车厢煤能行二百里,一车煤五十来吨,一里需得煤五百斤!”

上百里,只需要消耗一车煤!朱棣眼睛一眯:“此车居然烧煤?”

煤炭这东西,朱棣也知道,实则煤炭远在宋朝就已经被发现且利用。

但因为普通煤炭中含有大量有毒杂质,在精炼技术发明之前,煤一直未曾普及。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种不需要精炼的煤炭,就比如无烟煤,含硫量就极低,是绝佳的燃料。

实则在朱高燨小时候,便曾告知过朱棣,北平西山可产无烟煤以作燃料。

但朱棣秉承着刻板印象,并没有把这当一回事,甚至拒绝朱高燨要人开矿的请求。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多年前的回旋镖竟然会在今天朝着他射过来!

煤炭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挖一车煤就能节省上万人力,这难道不是利国利民之事?

一时间,朱棣不由想起了多年前那个苦苦哀求的少年被拒绝的模样,心中猛然一阵愧疚袭来。

假如,仅仅只是假如,当如要是他没有拒绝朱高燨,那大明现在是不是已经有火车了?

如果现在已经有了火车,那他再度北伐草原各部,是不是不用再求着大胖给钱了?

想到此处,他又想起了自己用来监国的大胖朱高炽,性格是沉稳,当皇帝的好材料,

可一问大胖要钱,通常只会得到一个答案——没钱!

若是老四监国的话,一定不会这么回答,就凭朱高燨那爱折腾的性格,恐怕怎么都能给他搞出钱来!

即便搞不出钱,也会用各种方法解决,比如修建火车这种国之利器!

有了火车,他朱棣不知道能干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功业!

“难道当年,真的是朕错了?”朱棣暗暗想着,脸上神色阴晴不定。

思绪之间,车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喧闹之声,他失神的朝外看去,便见一个个百姓拖家带口的正在上车。

百姓们携老扶幼,或笑或闹,或行或跑,隔着车窗,勾勒出了一副人间烟火像。

朱棣看着,嘴角不由泛起了一丝笑意,自己登基之后一直呆在深宫,不知多久未曾看到这幅国泰民安之景了。

这幅景象,至少证明他刚才确实对老四存在了不少偏见。

看来琼州治下的百姓,在老四的治理之下,过得十分不错。

恍惚之间,他的思绪又被拉回了现实,一个想法突然在他心中生了起来。

既然这火车老四能建得,他朱棣自然也就能建得!

大明地大物博,通火车所得之利只会比琼州更大!

这不仅是战略意义上的利益,对于治国同样有大利!

假如火车通往大明各处,那将会极大减少治理成本,不仅贪官污吏无法遁形,叛乱也能通过火车快速平定!

而且有了火车的强大运力,就能减少路途上的物资消耗,加强各地交流。

无论是在收税,还是在赈灾、货物输送方面都有大用。

这些方面的成本消减,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能改善百姓的生活。

不得不说,朱棣虽然是马背皇帝,但他同样擅长国家的治理。

仅是从火车的运力上,就发现了这东西出现对国家的价值。

“于詹事,敢问要建此车,需造价几何?”简简单单于詹事三个字,便表明了朱棣已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再轻视琼州。

于谦见之,自是暗自点头,心道此人果然不凡,不仅提问直指关键,而且每个问题都极为高效。

刚才询问火车的运力,现在又开始询问火车的造价。

显然,这个老头已经在一瞬间搞清楚了火车的价值,并且有了探知更深层信息的意识。

光是这强大内心和接受能力,就不是一般的官员可比。

最新小说: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亮剑:从俞家岭开始 法兰西之父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状元郎 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