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离去之后,朱棣等人的车辆也已经开始行进,本来朱棣还想去唤赵瑞带着皇孙一道上车。可奈何加上一个侯显,车上便坐了五人,已经有些拥挤,再加上赵瑞等人早已上了另一辆车,朱棣也只得打消这个念头。
车马一路行进,不多时便进入了城市中心,正是下午时分,路上人来人往,不时能听到口哨和呼喊声。车辆猛地一顿,朱棣便探头一看,就见前方是个十字路口,现在已经停满了马车,街上人流来来往往,显得十分拥挤。
看着后方车辆越聚越多,朱棣自是好奇道:“前方既有通路,为何要将车截停在此?”
于谦往外看了一眼,便即叹道:“现在正是下班之时,人流高峰期,多半是堵车了!”
“若是运气好了,堵个一两刻钟便罢,若是运气不好,恐怕要堵上半个时辰!”
堵车对朱棣来说自是个新鲜概念,他想起了刚刚行出的赵瑞和皇孙便道:“难不成朕那孙儿每日放学还要堵上半个时辰才能回家不成?”
“自然不会,世子乘的是王府用车,凡是琼州百姓见之,都会自行让路,一路上可谓畅通无阻!”“他倒是方便!”见王府有特殊通道,朱棣倒也没有多说,只是看着街上庞大的人流询问道:“那似琼州当前有多少人种地,又有多少人做工?”
“这却要分地区!”于谦指了指车外的大楼道:“如今琼山各地有各地的产业,侧重不同,比如琼山新城,工厂最多也最密,因而八成人口都在做工。”
“若是到了澄迈、临高,便是种地做工各半,而若是到了崖州,那便是九成都在种地!”
“故琼州现在的分布为南农北工,以南方的粮食供养北方工业,以北方工业产品出海赚钱,反哺南方农业!”
“如此,农民不用担心粮食产多了卖出底价,工人也不用担心不种地就没饭吃!”
“这想必便是分工劳作了!”朱棣听着,回忆着昨天看的知识,自言自语道:“此等做法能提高生产效率,让民间更为富裕!”
说实话,在阅读了国富论之前,琼州一切对他来说都十分新奇,可在昨夜阅读之后,他慢慢便可以洞悉琼州社会的底层逻辑了!
简单来说,琼州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并不是凭着此地百姓的辛苦劳作,而是凭着背靠大明这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市场。
大明遵循着十分古老的自然经济,导致了社会财富的流动陷入了停滞状况。
琼州便采取了以先进制造业获取资本的方式,先行发展制造业,随后通过制造业反哺农业,达到了不断发展的正向循环。
而这一切,看起来都像是趴在大明的背上吸血,通过货物换取大明百姓的血汗积累,来让琼州的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个结果自然让朱棣有些无奈,但又不可否认,要想让社会进步,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看着琼州如此惊人的工业化程度,他自忍不住问道:“琼州现在所产货物定然不止钢铁和玻璃,如此之多货物,难道都在销往内地不成?”
他这么一问,于谦却罕见的露出了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道:“其实此事说来有些犯禁,初时琼州的货物确实是销往内地。”
“可如今琼州的货物却更多是销往海外,现在琼州主要贸易对象有占城、满德勒、暹罗、苏丹、吕宋、苏禄、占卑、天竺等地。”
“这些货物或是被贵族消化,或是被弗朗机商人转运,大多变成了金银和物资送回琼州。”“比如煤炭一项,琼州本地是不产的,是由占城根据地开采之后,再由船只转运返回琼州售卖。”“又比如橡胶,如今除了海南种植之外,南边各国大都有种植,进几年彼等便开始以橡胶与我琼州交易了!”
“有时候也会运回香料,大多会被运至内地、倭国等地换取白银,说来诸位可能不信,现在岛上流通的银子有不少都是来自倭国。”
“五年前,在与倭国通商之后,王爷便在倭国买下了几片山地,这些山地都盛产白银,每年产出接近三百万两。
“除了两成分成与倭国大名之外,其余全部输入了琼州,至今,我琼州起码已经累计自倭国获取了上千万两白银。”
“此外,尚有大小琉球时常也会借着琼州商船运来茶叶等. . .”于谦自顾自的介绍着琼州繁盛的海路贸易,却没看到此时朱棣的眼睛里已经冒起了绿光。
倭国居然盛产白银!这事儿他居然现在才知道!要知道大明虽然物产丰富,但矿产却较为稀缺。尤其是铜矿、银矿这两种矿物,简直是缺到了丧心病狂,令人发指的地步。
就比如眼下大明的铜矿场江西德兴和铅山,每年的产出竟然只有不到三千斤,即便全部用来铸钱,也不够大明的市场流通!
同样,在大明的银矿产量也极为低下,这里的银矿不仅开采难度大,纯度还低。
以永乐十二年为例,全年全国的产出,扣除生产成本之后,仅有三十九万两白银。
结果小小一个倭国,竟然拥有年产三百万两的高纯度银矿?这对朱棣来说,无异于是看到了新的财政进项!
毕竟,老四只是占了几片山地,就能年产三百万两,那若是他把倭国全境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