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上旬。
荆州大营。
刘磐看着探子传回来的消息,久久不能平静。
“将军。”
黄忠沉眉道:“孙伯符一向勇猛,如今竟然败在江东军手上,看来我们要小心了!”
“是啊。”
刘磐也是认同道。
看来,他们将要面对一支劲敌了。
……
与此同时。
江东,吴郡曲阿。
许劭,许贡等人开始讨论赎回朱皓的事情。
“州牧。”
许劭道:“连孙伯符都战败了,说明这江东军非一群乌合之众,等他们战败荆州,必定调转锋头直取丹阳,以人换人之事不可答应。”
“许子将。”
许贡冷哼道:“朱皓乃是朱儁之子,他若是有失,朱儁必定会在朝中弹劾州牧,到那时,州牧该如何应对!”
“可恶,难道真要换人不成?”
许劭怒道:“朱皓是人,难道刘子扬就不是人吗?”
“这……!”
许贡瞥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太史慈。
显然。
他想换回朱皓。
当然,不是用刘晔换,而是用太史慈。
毕竟,太史慈只不过是一个投奔刘繇的同乡人罢了,跟刘氏宗亲的刘晔没法比。
“哼。”
许劭冷哼。
不在反驳。
许子将之名盛名传天下,认识的人不是世族就是豪强,出身草莽的太史慈则不是他相交的对象。
“州牧。”
太史慈起身欲言。
“子义。”
刘繇摆了摆手,道:“你我同乡之人,我绝不会拿你换人的,此事再议吧。”
“我!!”
太史慈心中一凛。
他方才只是想请缨出战豫章,何时说要去换人了?
北海一战后,他前来投奔刘繇,先是许劭看不上他,如今连许贡夜要卖他。
空有一身的杀敌武技,却不能上阵杀敌。
真是可笑,可悲!
“子义。”
许贡脸色轻蔑,挤兑道:“你真要舍身换回朱皓?”
“呼。”
太史慈哪受得了这种气,直接起身:“某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巡令官,若能换回子扬与朱儁之子,有何不可!”
“子义。”
刘繇假装挽留,一声哀叹。
“拜别州牧。”
太史慈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子将,拦住他。”
刘繇急忙道。
“喏。”
许劭不急不缓,行了一礼,慢步追了出去。
“呵。”
许贡轻笑一声,道:“州牧,子扬曾提议重用子义,您为何不用?”
“你不懂。”
刘繇脸上露出清冷之色,道:“许子将有识人之明,他看不上子义,我若是重用,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不识人?”
“原来如此。”
许贡点了点头。
……
太史慈走了。
许劭的轻蔑,许贡的挤兑,刘繇的无视。
种种原因,让他在曲阿受尽了羞辱,只能单枪匹马离开。
不过。
并未回返青州。
而是纵马扬鞭,朝豫章而去。
去年。
初入江东之时。
许劭认为他是寒门竖子。
偌大的州牧府,两列煌煌文武。
只有刘晔一人出列,举荐他作为抗衡孙策,孙贲的主将。
可惜。
不被刘繇所采纳。
故此,前往豫章是报恩。
再者,也是想要见见宁有道。
此人点名要他单换朱皓,或者单换刘晔,这并非是羞辱,而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与信任。
所以,他想去见见从未谋面的江东军之主。
……
二月下旬。
豫章并无战事发生。
似乎,荆州方面已经放弃了。
不过甘宁,诸葛瑾二人却格外警惕。
彭泽渡。
临近彭蠡泽之地。
宁辰握着钓竿,正在垂钓。
身旁,只有刘晔,王岳,王虎三人。
“将军。”
刘晔极为枯燥道:“难道我们步行数里,就是为了来此地垂钓不成吗?”
“自然。”
宁辰淡然一笑道。
刘晔抖动了下钓竿,无奈道:“人换人,州牧肯定不会同意,这无疑是失人心之举,难道将军要强留我在豫章吗?”
“子扬。”
宁辰转而问道:“你观大汉未来如何?”
“衰败,民不聊生。”
刘晔眼中尽是茫然。
身为汉室宗亲之后,他有匡扶汉室的理由。
可近十年来,大汉十三洲天灾人祸频发,朝中权臣层出不穷,死了何进,来了董卓,还有王允,李郭二人……
朝外,诸侯枭雄割据州郡,不以天子为尊。
大汉王朝,早已经没了挽救的可能,又岂是他所能匡扶。
“呵呵。”
宁辰扯起鱼竿,看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