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乔舜解释道:“这些书籍不止于儒学,会稽郡远在江东,世人曾朝拜大秦始皇,所以他们收藏了不少百家学说,被主公高价购买,并且整理成书,而且主公也拿出了一些术算,公输学,医学等等书籍。”“原来如此。”
众人恍然大悟,但心中惊意不减。
行至大兴府。
来往的行人少了一些。
两列大兴卫,披甲持刀的列在左右。
“乔主事?”
一个什长颔首道。
乔舜点头道:“这些是荆州来的贵客,颖川荀公达,还有襄阳庞氏的麒麟子,烦请通禀主公。”“喏。”
大兴卫什长转身进入府邸。
乔舜解释道:“我们不能以江东军治理江东,故而册立大兴府,江东军整饬成卫营,负责大兴城防,还有大兴府的安全。”
荀攸眉头一沉,说道:“其实没必要说这么多。”
“无妨。”
乔舜眉头一挑,笑道:“这些事情在江东不是秘密,说不准先生日后还会留在大兴出仕,说明白一些,也好早日了解。”
“刷。”
荀缉,阿鹜脸色煞白。
他们可是清楚,自己是代曹操而来啊。
乔舜没有察觉二人变化,目光狂热道:“主公说过,只要为民之人,愿入江东出仕,大兴对他们永不设防,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便是大兴之辈的准则!”
“出仕吗?”
荀攸茫然看向头顶硕大的匾额。
多少年了,他从未有过如此冲动。
大兴初治江东,百姓心所向,他们真的是世人口中的匪贼吗?
“请。”
这时,大兴卫什长出府而迎。
“先生请。”
乔舜伸臂而引。
“呼。”
荀攸深吸了口气,率先踏入府邸。
他不是太过拘礼之人,既然行至此地,也不必畏惧什么。
进入府邸。
大堂门户之外。
不少侍从捧着书籍文本等候。
见此,乔舜瞳孔一缩,心中充满了震撼。
“这是?”
荀攸疑惑不已。
“主公。”
乔舜踏入大堂,目光扫过左右席位的人影,冷汗淋漓道:“不知今日府中议事,舜莽撞叩府而入!”“无妨。”
宁辰居于上位,淡笑道:“此行荆州辛苦了。”
“职责所在。”
乔舜躬身作揖道。
宁辰颔首道:“先入列吧。”
“喏。”
乔舜恭从站在户部右侍郎王朗身后。
“见过将军。”
“士元见过有道将军。”
荀攸,庞统二人连忙作揖行礼。
宁辰目光戏谑道:“士元,你这是代荆州出使,还是来找孔明游玩?”
“额。”
庞统讪笑道:“学生听闻大兴建立学府,故而前来游学,不巧上了大兴商会的船只,这才随乔主事入府诸葛瑾无奈道:“主公,且让士元去找孔明吧。”
“也好。”
宁辰应允道。
“喏。”
庞统倍感压力。
连忙躬身退出大堂,才松了口气。
“荀公达。”
宁辰目光诡谲,沉声道:“听闻荀文若在兖州出仕,而荀友若在冀州出仕,你此来江东所行何事?”“携子游学。”
荀攸背部渗出一层冷汗。
大兴文武议事之时,宁辰竞然还敢接见他们。
这或许是一种尊重,亦或者是一种无惧,不论如何宁辰在他心中已经刻下了自信的烙印。
“公达。”
王朗淡笑一笑。
荀攸作揖道:“景兴兄。”
“呵呵。”
张昭居于吏部席位,笑谈道:“颖川荀公达,知能过宁武,德可配颜渊,当世之大才!”
“张子布?”
荀攸眸子瞪得老大。
张昭捋了捋胡须,说道:“不错。”
“刷。”
荀攸目光扫过在座文武。
越看,他愈发心惊,更是发寒。
张昭,诸葛瑾,鲁肃,王朗,乔蕤这些人在南地,徐州都有莫大的声望,竟然全部都在大兴出仕。“公达。”
宁辰目光狭长道:“大兴议事,你可愿一听。”
“这……!”
荀攸肝胆俱颤,不敢应允。
“王虎。”
宁辰不等其思考,直接说道:“在左侧设席,而后带阿鹜夫人去找大乔,小乔去后院游玩。”“喏。”
堂外,王虎瓮声而应。
“咕咚。”
荀攸吞咽了口唾沫。
此刻,他何止胆寒,简直是从骨子中渗出冷意。
宁辰邀他听大兴议事,而且还知道自己妾室的名字,何等恐怖啊!
时间不长。
左侧设下一张席位。
荀攸怀着忐忑屈身就座,荀缉则是站在其身后。
“继续。”
宁辰神情平淡道。
王朗起身奏禀道:“主公,四郡户籍统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