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的命令,就像是一道黑色的瘟疫,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江南!
仅仅一夜之间,应天府,乃至整个江南富庶之地的天,就变了!
前一天还敞开大门做生意的米铺、粮行,第二天,齐刷刷地上了门板!
“关门了!没粮了!”
“东家说了,今年收成不好,不卖了!”
市面上,一夜之间,竟然无粮可买!
恐慌,如同野火,瞬间在百姓之中蔓延开来!
家中有余粮的,死死捂住米袋子,不敢再动一粒米。
家中无粮的,则彻底陷入了绝望!
而黑市的米价,更是像坐了火箭一样,一天一个价!
昨天还是十文钱一斗,今天就飙到了三十文!
明天,直接就是五十文!
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整个应天府,因为买不到粮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打架斗殴,当街抢劫的事情,层出不穷!
百姓的怨气,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奉天殿。
早朝的气氛,比冰窖还要冷!
户部尚书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整个人都快哭抽过去了。
“陛下!出大事了啊陛下!”
“江南……江南要乱了啊!”
“所有粮商,一夜之间,全部关门!米价飞涨,百姓已经买不到一粒米了!再这么下去,不用等北方大早,我们这鱼米之乡,就要先一步饿浮遍地了啊!”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他刚刚才因为解决了“仙薯”的谣言而心情大好,转眼间,胡惟庸就给他来了这么一记狠的!囤积居奇!哄抬粮价!
这是在挖他大明的根!
就在这时,胡惟庸的党羽,御史中丞王博站了出来。
他一脸“痛心疾首”地对着朱元璋拱手道:
“陛下!臣有话要说!”
“自古以来,我大明商路通畅,粮价稳定!为何偏偏在这位护国皇商大人,开设了什么“钱庄’,搞出了什么“物流’之后,就乱了套了呢?”
王博的声音陡然拔高,矛头直指站在一旁,云淡风轻的陈玄!
“臣以为,正是这位皇商大人,以商贾之术,行干政之实,搅乱了市场,破坏了祖宗规矩,才导致了今日粮价飞涨的恶果!”
“臣恳请陛下,立刻查封大明第一钱庄!严惩护国皇商!以正视听,以安民心!”
“臣附议!”
“王大人所言极是!请陛下严惩!”
胡惟庸一系的官员,瞬间跪倒了一片,声势浩大,仿佛陈玄就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好一招祸水东引!
好一招颠倒黑白!!
朱元璋气得眼珠子都红了,他猛地一拍龙椅,刚要发作。
可他的目光,却下意识地扫向了陈玄。
然后,朱元璋就愣住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这位大哥,面对这漫天的污水和指责,竟然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陈玄就那么静静地站着,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那模样,哪像是在被人围攻?
分明就是在看一群猴子,在卖力地耍把戏!
看到陈玄这副模样,朱元璋那颗暴怒的心,竟然奇迹般地安定了下来。
他决定,再看看。
他想看看,自己的大哥,这次又准备怎么掀桌子!
就在朝堂之上,胡惟庸的党羽们叫嚣得最厉害的时候。
就在应天府的粮价,被黑市炒到了“一百文一斗”的历史最高点,所有参与囤积的粮商都躲在自家府里,准备开香槟庆祝的时候。
应天府外的长江入海口。
负责巡视的岗哨士兵,揉了揉眼睛,呆呆地看着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
他看到了一个黑点。
不!
不是一个!
是密密麻麻,数都数不清的黑点!
那些黑点,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变大!
那是什么?!
当他终于看清那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他手里的长矛,“眶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嘴巴,猛地张开,大得能塞进一只鹅蛋!
“天……天纳……”
只见那江面之上,一支庞大到令人窒息的舰队,正破开滚滚江水,浩浩荡荡地驶来!
上百艘!
至少有上百艘巨船!
每一艘船,都比大明水师最精锐的福船,还要大上好几圈!船身漆黑,线条流畅,充满了力量感!船上挂着的,不是大明的龙旗,而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绣着金色地球和四片海洋的奇异旗帜!这支舰队,遮天蔽日,气势磅礴!
仿佛不是一支商队,而是一支足以征服一个国家的无敌海军!
在这支恐怖舰队的最前方,一艘如同海上巨兽般的旗舰上,一面巨大的旗帜,迎风招展!
旗帜上,龙飞凤舞地绣着四个大字一
四海商会!
这个消息,如同十二级的飓风,瞬间席卷了整个应天府!
所有人都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