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明日我来露一手(1 / 2)

此时,苏河突然指出他们现在吃的盐是“毒药”,实在过于惊世骇俗。

马皇后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这个说法。

朱标同样震惊无比,想到自己从小到大吃的盐竟有害,不禁脊背发凉,僵在原地,直到被马皇后的呵斥惊醒。

面对两人的反应,苏河很镇定,开始解释:

“这么说吧,你们吃的盐大多来自井盐、湖盐、石盐、海盐。这些都是天然产物,虽然能调味,但杂质太多,需要提纯。否则直接吃,就跟慢性毒药没两样,吃久了自然折寿。”

他摊手,用最直白的方式说明,不指望两人立刻理解。

马皇后聪慧,很快抓住关键:

“你的意思是我们吃的盐不干净?”

苏河点头:“差不多。”

“那你有办法让盐变干净,吃了无毒不折寿吗?”马皇后和朱标急切地看向苏河。

“有!”

以前化学老师教的管用,部队里也训练过!

苏河想起在海军陆战队学到的野外生存技巧,包括土法提纯盐。

虽然比不上精细加工,但去除七八成杂质就能大幅减少危害。

这办法,简直能徒手强国!

马皇后敏锐捕捉到苏河的兴奋,这正是好兆头。

她追问:“怎么样?想到了吗?”

苏河回过神来,面带惊喜:“太子殿下,皇后娘娘,我能办到!还能让盐变得更好,绝对是你们吃过最好的盐!”

朱标激动道:“苏兄!我就知你非等闲!快说,如何让盐变干净?”

苏河自信一笑:“方法其实简单。先将粗盐和水混合成饱和食盐水,沉淀过滤。然后加入草木灰滤液再次过滤,这东西能去除盐的苦涩。之后再次沉淀过滤,将卤水放入盐池经日晒,时机一到,盐就会变成沙子般细密、雪花般洁白的精盐!绝对是上品!”

这是最简单的土法,能去除粗盐约五成杂质。

想要更好品质,则需要熟石灰液和大量纯碱(即草木灰水提纯物)。

熟石灰由石灰石煅烧成生石灰,再加水制成。

石灰石古籍有载,苏河若详细描述,以马皇后和朱标之力,一周内必能找到。

然而,即便苏河用了最简单的方式,诸如“沉淀”、“过滤”、“草木灰滤液”等词组合,还是让朱标困惑。

“苏兄,慢点说……你刚才说的沉淀、过滤是什么意思?字我都懂,合起来却不明白。”

马皇后虽理解多一些,但也有限。

见两人如此,苏河道:

“这个……后世是常识。若想明白,明早我亲自示范。但需要一样东西——干枯的稻草,它烧出的草木灰效果最好。”

苏河来自南方,知道有些地方用草木灰碱水做灰水粽。

马皇后无异议,立刻吩咐两名侍女:

“玉儿、冰儿,你们也听到了,非你们之过,是苏公子见多识广。现在派人搜罗一车干枯稻草,放在后宫门口,由你二人带入,切记不留痕迹。”

“苏河,一车可够?”她又询问苏河。

“够了!足够了!”苏河忙说,“只要有稻草、火和水,我就能做出让烙饼更香、让盐变得晶莹剔透的盐!”

朱标无法想象那情景,激动地看着苏河:

“苏兄,我早知你不凡!能让盐变干净,无论对大明还是百姓,都是天大的好处!”

盐是朝廷专营的重要物资和税源,苏河能完善它,意义非凡。

面对称赞,苏河并未自满,深知这只是基础技能。

“太子客气了,娘娘也无需抬举我。”

马皇后见他谦逊,更觉顺眼:“哈哈,好,苏公子确是青年才俊。真期待明日之惊喜。可惜这桌菜肴不合你胃口,撤了吧,给太监佣人。”

苏河却拦住侍女:“别,刚才是没准备好才那样说。菜已上桌,岂能浪费?我只是觉得不够好,并非吃不下。”

说完便坐下狼吞虎咽。

朱标和马皇后看着他风卷残云的样子,愣住了。

苏河无所谓道:“别看着,生的鸡肉蛇肉我都能吃,何况这些?快吃吧!”

……

深夜,应天府皇城内,打更声报着时辰。

月光皎洁,洒满宫城。

御书房内,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身旁书籍堆积。

一位身材魁梧的亲信侍卫守候在侧。

这位开国皇帝静坐时,不怒自威。

他当过和尚、打过仗,经历过无数血战,虽多年未动刀兵,但那股杀气犹在。

他轻抚花白胡须,眼神锐利,沉声问道:“你是说,标儿午时过后就去找皇后,直到酉时才离开后宫?”

侍卫立刻躬身回答:“是,皇上。太子殿下入后宫后,侍卫一直守在门外。天黑后殿下才出来。”

这侍卫是朱元璋的耳目,遍布皇宫乃至朝堂,太子身边也不例外。

今日朱标在后宫待了这么久,让朱元璋感到困惑和一丝担忧。

他凝重地问:“你说,标儿找皇后这么久,所为何事?”

侍卫谨慎回应:“启禀皇上,许是皇后娘娘留太子叙旧。太子初理政

最新小说: 状元郎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法兰西之父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亮剑:从俞家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