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 第72章 大明要建立国企制度

第72章 大明要建立国企制度(1 / 2)

“啊?砍什么?”

朱元璋猛然回过神,意识到说漏嘴了,立刻矢口否认,“标儿听岔了!咱啥也没说!”

说着,他掩饰性地咳嗽两声。

朱标看着父亲闪烁的眼神,心中了然,眉头紧锁,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毕竟是九五之尊,私下里也得给父皇留些颜面。

“父皇!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必须想办法应对啊!”朱标将话题拉回正轨。

“想办法?标儿!”朱元璋烦躁地摆摆手,“苏河没蹦出来之前,咱不也这么过来的吗?这麻烦是他惹出来的,让他自个儿解决去!咱不管了!大不了……不印这破纸了还不行吗?该咋地咋地!咱不想听!连他名字都别提!听见就烦!”

老朱索性摆烂,试图逃避这个棘手的难题。

眼看父亲如此消极,朱标心中那股为国为民的焦灼再也压制不住。

他忘记了对天子的敬畏,猛地提高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严厉:

“陛下!您这是要干什么?!您可是天下共主!大明的皇帝!明知祸患在眼前,竟要袖手旁观?!将大明江山和千万黎民置于何地?!”

这突如其来的质问,饱含着失望与愤怒,像一记重锤砸在朱元璋心头。

他愕然地看着儿子,那张年轻的脸庞此刻竟透着几分帝王威严!

那一瞬间,朱元璋竟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短暂的震惊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心虚过后,朱元璋非但没有暴怒,脸上反而迅速堆起笑容。

变脸之快令人咋舌。

他一把扶住作势要请罪的朱标,哈哈一笑:

“哈哈哈!标儿说得好!说得太有道理了!句句说到咱心坎里去了!”

他用力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眼中满是欣赏。

“有担当!这才是咱的好太子!这样,标儿,这事儿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反正你跟那小子关系好,咱看见他就脑仁疼!”

朱元璋果断甩锅,心情居然好了不少。

朱标被父亲的反应弄得有些懵,他没想到父皇不仅没怪罪,反而……似乎很欣慰?

他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叹了口气道:“父皇,宝钞之事,绝非儿戏,请您务必重视!”

“哎呀!标儿,”朱元璋两手一摊,一脸无奈,“不是咱不想管,是真不知道怎么管啊!咱要是知道这破纸有这么大祸害,早就处置了!关键咱不懂啊!”

见父亲这副模样,朱标知道不能再指望他拿主意了,于是将苏河提出的“缓兵之计”和盘托出:一是停止滥发,立刻停止现版宝钞的印刷。

二是提升防伪,研制新版宝钞。

苏河提供了一个思路:用双层薄纸压制,中间夹入特制金丝银线作暗记;聘请顶尖画师绘制精细图样,由玉雕大师刻制高精度印刷模板;严查市面假钞。

三是立法保障,制定律法,严惩拒收合法宝钞的商人,维护朝廷信用。

朱元璋听着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嘿!这小子肚子里还真有点墨水!不过标儿……”他话锋一转,露出精明的神色,“他解决了百姓用钱的问题,咱朝廷的用度怎么办?不印宝钞,国库空了,百万将士的军饷,朝廷的开销,难道喝西北风去?”

“父皇所言极是!”朱标早有准备,立刻抛出解决方案,“国库空虚,根源在于父皇仁厚,减免百姓赋税。儿臣受苏河启发,想到一策:既然民间可经商,朝廷为何不可?盐、铁、茶历来由朝廷专营,这便是先例!苏河称之为“国企’!后世国库充盈,多赖于此!儿臣斗胆建议,请父皇赦免发配边疆的沈万三,将其召回,任命为这“国企’之首任主管,专为朝廷经营生财之道,充实国库!”

“什么?让一个低贱商人入朝为官?!”

朱元璋瞬间炸毛,脸色阴沉得能滴下水来。

“标儿!咱就知道那小子没安好心!自古以来,商人入朝,哪个不是祸国殃民?秦时吕不韦,权倾朝野,竟敢做始皇帝的仲父!如今这苏河,竞想让商人染指国库?简直是大逆不道!那些商贾,满身铜臭,唯利是图,怎会真心为朝廷效力?”

朱元璋对商人的厌恶根深蒂固。

童年的贫苦经历,看多了富商为富不仁的嘴脸,加上一些不法商人确实作恶多端,让他恨乌及屋,登基后更是规定商人子弟不得为官,抓住机会就抄家。

沈万三就是撞到了枪口上。

朱标深知父亲的偏见,立刻抛出准备好的说辞:

“儿臣深知父皇曾受富商盘剥之苦,对那些为富不仁者,儿臣亦主张严惩!然而父皇,抄没一个奸商,国库所得不过一时之利,如沈万三,所得不过数千万两。但若驱使一个巨贾为朝廷效力,以其经商之才,可为国库源源不断赚取十倍、百倍于此的财富!国富民强,方是长治久安之道啊!”

朱标言辞恳切,目光灼灼。

昨日苏河关于“术业有专攻”的吐槽点醒了他。

大明以武力开国,但治理天下,光靠武力和旧有的儒学观念是远远不够的。

海禁、抑商,只会让国家固步自封,最终走向衰亡。

朱元璋喘着粗

最新小说: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玄德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状元郎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