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相处,傅洪平对苏河的态度已从平视变为由衷敬佩。
苏河传授的现代医学知识,比如手术器械需高温烘烤、酒精浸泡消毒等令他们大开眼界。
三十多名御医无不庆幸当初的选择。
紧接着,第二组、第三组负责人也做了类似汇报。
令人振奋的是,一千余名实验对象接种牛痘后,全部顺利康复!
无一例严重意外!
“很好!”
苏河声音振奋,随即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凝重:
“这意味着牛痘实验阶段圆满完成!接下来,将进入最危险的人痘实验阶段!诸位,人痘病毒凶险异常!一旦感染,后果难料!现在,摆在诸位面前有两条路!”
“立即接种牛痘,以防万一!诸位的年龄正是天花易感人群,牛痘可提供有效防护,自行承担风险!”话音未落,所有御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条路!
连朱桶也坚定表态:
“苏大哥!我也要接种牛痘!身为皇子,我责无旁贷!”
苏河看着朱楠眼中的坚决,点了点头。
在积累的丰富经验指导下,三十多名御医的牛痘接种过程顺利,反应轻微,第六日便生龙活虎。年轻的朱棣恢复更快,仅五日便痊愈,只在手臂接种处留下一个微小的疤痕印记。
紧接着,朱棣带头,百余名卫队士兵也陆续接种了牛痘。
又一个多月过去,秋末的凉意笼罩应天府,这也是病菌活跃的时节。
果然,江西南昌急报入京:
数镇惊现天花疫情!
消息传至华盖殿,朱元璋瞬间急了:
“两月了!标儿!苏河那边的“种痘’如何了?!”
“启禀父皇!”朱标迅速回禀,“苏兄确认,牛痘实验已获成功!所有接种者安然无恙!四弟、五弟亦已接种牛痘,皆无碍!”
“什么?!”朱元璋勃然大怒,“他竟敢拿朕的儿子去试?!混账!”
“父皇息怒!”朱标连忙解释,“是两位弟弟心系苍生,主动请缨!绝非苏兄逼迫!儿臣未及时禀报,是恐父皇忧心……”
朱元璋怒气稍平,眼下疫情更急:
“哼!如今南昌天花肆虐,若不遏制,必酿成大祸!标儿,你有何应对之策?”
朱标胸有成竹。
“启禀父皇,此前苏兄在后宫研制出一种“肥皂’,以油脂、碱水、细盐为主料,加入硫磺制成。此物可用于洗衣洗手,沈万三出海前,已命其在国内铺开此物销售,首月盈利三百万两白银!更关键的是……”朱标顿了顿,加重语气:
“此物具有消毒杀菌之效,可阻隔天花蔓延!儿臣已命人将库存肥皂分切为小块,免费发放给疫区及周边百姓,并详细告知使用方法!”
听着儿子条理清晰、措施有力的应对方案,朱元璋眼中满是惊讶与欣慰:
“标儿……如今的你,看来比朕更适合坐这龙椅!好!很好!父皇很满意!”
两个月前,牛痘实验之初。
沈万三入朝为官的消息,曾像一颗炸雷在朝堂掀起轩然大波!
百官群情激愤,口诛笔伐!
“商人入朝?古来祸患之始!”
“前车之鉴犹在!岂能再开此门?”
整个朝堂,几乎无人赞同!
然而,当太子朱标掷地有声地质问:
“诸位俸禄几何?可知国库这月充盈之银,十之八九出自何人之手?”
整个大殿瞬间死寂!
百官脸色铁青,如同生吞了苍蝇般难受。
更令他们心惊的是,御座之上,那位素来厌恶商贾的洪武皇帝,此刻竞默不作声!
一股无声的寒意,悄然爬上所有朝臣的脊背。
监国太子……其势已成!
敏锐者已嗅到风向剧变。
朱标的分量,竟隐隐压过了龙椅上的洪武大帝!
陛下……在默许!
自那日起,再无人敢明面反对沈万三这“国企主管”登堂入室。
牛痘攻坚,与海贸同启。
苏河在郊外埋首牛痘实验时,沈万三的船队也已扬帆远航。
两月过去。
牛痘进展,因近在咫尺,可随时掌控。
远洋船队,却音讯渺茫。
老朱心里,一直悬着那块石头。
“商人……真能赚回大明一年的税银?”
他时常踱步,喃喃自语。
要知道,这些年大明国库,岁入常在两千多万两白银徘徊,已是捉襟见肘。
而沈万三临行前拍着胸脯保证:
“此行,至少带回两千万两白银!”
这数字,对老朱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
朱标沉稳的声音打破寂静:
“父皇,郊外实验场,千名死囚已全员接种牛痘,过程顺利,无一伤亡!据苏兄推断,下一步,只需寻得天花病患衣物,便可进行最终的人痘测试!”
老朱闻言,眉头紧锁。
天花衣物?
万一失控……
他忧心忡忡地看向殿外繁华的应天府。
“儿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朱标踏前一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