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朱标就到了蓬莱府。
一进后院,就看到苏河正在骑马。
花了大半个月,苏河总算能熟练驾驭马匹,做出些复杂动作了。
“苏兄!我父皇让你进宫一趟!”
朱标朝着苏河大喊。
苏河听到声音,驾着马来到朱标面前,疑惑地问:
“你父皇找我进宫?干什么?不会又要找我麻烦吧?”
他是真不想和朱元璋单独相处。
这位皇帝的脾气实在太臭了。
见苏河对自己父亲这么忌惮,朱标无奈地笑了:
“放心吧苏兄,是好事,父皇要当面奖赏你。”
“奖赏?”苏河松了口气,“那行,咱这就走。只要不是坏事就行。”
他下马简单洗漱了一下,换了身干净衣服,就跟着朱标进宫了。
一路上畅通无阻,很快就到了华盖殿。
朱元璋早已在里面等候,殿门一关,屋里就只剩下他们三个人。
“儿臣拜见父皇,苏河带到了。”
“草民苏河,见过陛下。”
两人行礼后,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折,目光平淡地看向苏河:
“混小子,之前咱对你有误会,你之前让咱不开心的事,咱就不放在心上了,算咱跟你扯平。”苏河:“???”
这皇帝也太厚脸皮了吧?
明明是他自己有错,居然说“扯平”?
百年老树的皮,都没他厚!
但表面上,他还是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没说话。
朱元璋没在意他的反应,继续说:
“赏赐的事,咱今天就跟你说定。国库已经备好十万两白银、五千两黄金,你自己找人来皇宫领。还有,北元余孽的公主,你想挑哪个,自己去选。”
“谢皇上恩典。”
苏河自然照单全收,但心里有些疑惑。
马皇后之前已经跟他提过赏赐的事,朱元璋怎么又说一遍?
很快,他就知道了朱元璋的真正目的。
只听朱元璋话锋一转:
“赏赐说完了,咱问你点别的。上一次你说,咱走了以后,是朱允坟当皇上……他的政绩怎么样?”关于朱允炫的事,朱元璋两个月前就想知道后续了。
这孙子在自己儿子的嫡系后代里,最后成了皇太孙,将来还要当大明第二任皇帝。
老朱心里头,其实挺关心这孙子能做出什么政绩。
毕竟一个皇帝的政绩,往往会影响下一任皇帝的性格。
老朱自认为是个好皇帝,自然也想知道朱允效继承皇位后,到底干了些什么事。
是把大明推到新巅峰,还是搞砸了?
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之前打探消息时,他就知道朱允炫为了让自己上位名正言顺,居然狠心抹掉了亲哥哥的历史痕迹。老朱觉得,能有这手段,孙子的政绩总该不差。
加上最近有空,他才让朱标去请苏河进宫,想仔细问问。
可当他把问题说出口,屋里的气氛瞬间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朱标一个劲给苏河使眼色,盼着他别说实话,哪怕装糊涂也行。
毕竟自己这儿子的事,实在没法往好听了说。
偏偏苏河不配合,直接挑明了:
“太子,你别给我使眼色了。你父皇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今天我要是不说点什么,你觉得他能放我走吗?”
这话一落,朱元璋总觉得浑身不自在,皱着眉看向朱标:
“标儿?啥消息不能跟咱说?关心子孙后代,也是咱这个开国皇帝的本分。你们不用怕咱受不住。咱连天花都能搞定,还能进太庙,这么大的功绩,不信后人能混账到哪去!”
最近这阵子,先是攻克了天花,又有沈万三从南洋拉回大批白银黄金。
现在沈万三赶着准备第二趟出海,临走前还跟老朱保证,新年前准能给国库带来一亿两白银。这银子,就算不算黄金,也抵得上大明五年的国库税收。
一笔生意就赚了好几年的收入,老朱的自信心早就飘到天上去了。
朱标看着父亲这模样,也是没辙。
他总算明白,为啥母后总说父皇像个孩子。
得到甜头,立马就忘乎所以。
他拉了拉苏河,小声说:
“苏兄,等会儿你说话委婉点,我怕父皇受不住。”
“这话就不对了。”苏河笑着摆手,“我啥时候说话不委婉了?明明够客气了,你可别冤枉我!”跟朱标打了个招呼,他转向朱元璋:
“皇上想知道,我当百姓的不能撒谎。不知皇上想从哪开始听?我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见苏河总算开窍,朱元璋挺开心。
可又觉得他这态度有点不对劲,只好板着脸,语气不悦地说:
“行了行了,你这模样,准没好事。别绕弯子,就说朱允蚊在咱走后,都干了啥、在位几年、最后咋样了,就行。”
“啊?就这么简单?没别的了?”苏河反问了一句。
“啥叫就这么简单!”
朱元璋被问得一愣,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问错了。
“苏河,你别跟咱废话,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