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8万平方米。
4.12平方千米。
“这是我的世界!”
魏健站在崭新的小世界中,这下真的是一眼望不到边,魏健的那点家当放在这么大的世界里,只占了很小一角。
“总算宽敞。”
魏健心情极好。
但更好的还在后头。
他走到穿越木门前,只见门头上的30分钟又变成50分钟——
“边长10米,10分钟。”
“边长50米,20分钟。”
“边长100米,30分钟。”
“边长500米,40分钟。”
“边长1000米,50分钟。”
跟魏健想象中的200米增加10分钟不一样,木门的时间增长有明显规律,逢五逢一就会增长,每次增长10分钟。
不出意外的话。
等到小世界的边长增加到5000米,穿越时长也将相应增加到60分钟,正式凑满一小时。
但那还早。
至于现在——
“每天穿越时长50分钟,能在异世界停留500分钟,足足八个多小时。”
够用了。
够够的。
魏健推开门,进入异世界。
……
废土520年,7月14号。
大业十三年,七月十五。
大靖。
阳城北郊,大青山脚下。
一望无际的稻子,原本早该长到半人高,现在却参差不齐,多数只有膝盖那么高,稀稀疏疏,萎靡不振。
再看田里。
早就干裂。
只有一个个乡民从远处大青河里一趟一趟的运水,才能稍稍解渴,可惜杯水车薪。
而且,以往奔流的大青河,水位也在肉眼可见的下降。
只怕再过一两个月也要见底。
“这鬼日的天气。”
“都说‘瑞雪兆丰年’,去年明明下了好两场大雪,都以为今年是个丰年,怎么说旱就旱?”
“一点征兆都没有。”
周鹤在田里逛了一圈,一脸费解回到山下大院。
一回来就看到魏健在院里打拳。
周鹤上前:“三哥。”
魏健没理周鹤。
周鹤不在意,他知道那是石桌上粉红色闹钟的效果。
无论是大姐练武、二姐画画还是三哥练拳,一旦进入那种专注状态就很难被打扰。
他自己坐在石凳上。
时而看看闹钟。
时而看看魏健。
大概小半时辰过去,魏健终于停功。
“三哥!”
周鹤站起来又打了声招呼,递过去一条毛巾。
魏健一边擦汗一边跟周鹤说话:“今年阳城格外热。”
周鹤叹气:“谁说不是呢!”
他眉宇间都是愁:“大姐年初高价置地,原本是想着大雪之后一定丰收,可结果,今年这样稻子不一定能长成,不赔血本就不错了,别想挣钱。”
他跟魏健很是亲近。
别看魏健在废土那边才过去三个多月,才穿越一百次。
但对于周鹤来说,却已经认识魏健三年。
当初初见还是个十八岁小伙儿,如今已经长成21岁青年。
大变样。
更沉稳。
现如今,周家也算家大业大。
大姐周春在城里建帮立派,打拼出一番基业。
二姐在家里写写画画,神笔创生许多猛兽猛禽。
周鹤则是管着山里山外这一摊子。
山里主要是工坊。
山外主要是田地。
山里还好,一个个工坊稳定经营。
山外就难,水田旱完了!
“干旱。”
魏健抬头看了眼日头,太阳很大,让他有不好的预感:‘该不会是要步地球的后尘,也要历经干旱、高温、低温、寒潮等等灾害吧?’
那可别!
已经有废土,异界就别来添乱。
可阳城今年的大旱确实很怪,一进入夏天突然就热起来,而且滴水不降。
活见鬼了!
魏健不是气象学家,搞不懂这些。
“坐。”
魏健喝了杯茶:“今年不要指望阳城的收成,我之前让你们大量收购粮食,现在收了多少?”
说到这个。
周鹤脸上愁容一扫而光:“三哥,神了!要不是你让我们囤粮,我早就慌死了!”
他咧嘴笑:“我跟大姐按三哥说的,一有余钱就采购粮食,现在粮仓爆满,一共八十万斤稻谷。”
80万斤稻谷能出四五十万斤大米。
足够五千人吃上两个月。
而周家现在所有的佃户、工匠、帮众、仆役加起来,总的别说五千人,甚至就连五百人都不到。
这些储粮足够周家上上下下吃两年。
手上有粮。
心底不慌。
周鹤为旱情而焦心,但一想到那些粮食,又安心许多。
……
“怎么还没回来?”
魏健左等右等,不见周春周莹回来。
周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