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授官(1 / 2)

听着宋文轩安慰,陆云面色如常,心中并无什么意外。

官场就是如此。

好职缺,好位置,当然是紧着有关系的人来。

自己出身素寒,祖上十代无人为官,当然比不上祖父是大官的宋文轩。

能去地方郡府做一个判官,起步从八品,已经算是不错了。

只是对于这么个起点,陆云依旧嫌弃太低。

他看着宋文轩,问道:“宋兄方才说,除了上述正常的授官渠道外,吏部还有超擢之选,不知为何?”

刚刚讲的那几条路,只是正常授官。

但这些日来,同科进士之中,早有流传。

说今年进士授官,有一些越级提拔的地方官名额,并且没有过多要求,不讲究背景,素寒进士也可以去参与。

种种流言,让人心动。

既然知道自己无法做升官较快的京官,只能去做地方官。

同样是地方官,自然是要做越大的越好。

陆云修行九鼎法,急需气运。

当官的品级越高,能从越国分润的气运就越多,他当然不能忽视这条超擢的授官道路。

“倒确实有这么条路子。”

听到询问,宋文轩面色略变,叹气道:“想来陆兄也听闻过,九真郡那边蛮夷作乱,朝廷花了两年功夫,调动了十万大军,才在今年勉强镇压下去。

两年动乱,九真郡诸多官员,或殒命于战乱之中,或畏惧逃跑,空出了不少官员名额。

许多地方县府,正空缺主官、佐吏。

所以朝廷这边,便想在新科进士之中,挑选一批人前往赴任。

以陆兄二甲进士的身份,若是参与选拔,少不了得一个正七品县令,可超三级擢拔。

只是……”

说到这里,宋文轩张了张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事关朝廷颜面,很多事不好明面上说。

陆云明白对方的意思,知道后面的话是什么。

无非就是这等动乱之地,太过危险而已。

九真郡蛮夷的名头,在整个越国都算鼎鼎有名。

该郡是越国近百年新征服的地盘,辖地多山,堪称群岭之国,素有十万大山之称。

在这些群岭大山之中,生活着以百万计的蛮夷,越国只能在群山之间的少数平原内修建城池,借助这些交通要道维持着有限的统治。

偌大个九真郡,名义上有七府六十三县,可王化之民据闻也就百万出头,堪称穷山恶水了。

穷困也就罢了,偏偏此地还经常有蛮夷作乱,且多有瘴气。

去那等地方做官,除非能迅速提拔离去。

否则呆久了,不是死于蛮夷叛乱,就是水土不服,病瘴而死。

这么个地方,哪怕是超擢任官,也没哪个进士想去。

朝廷显然也是知道这点,所以开出了只要愿去,便可授县令的条件。

这可是一县主官。

如果换成内地,像他们这种新科进士,想要做到县令,哪怕有着关系,升官顺利,也要十年时间。

现在只要去九真郡,就能立免十年苦熬,可谓待遇优厚了。

不过这也有条件。

去那边做官,固然起点高,可想要离开也难。

新科进士去做县令,必须做满两任六年,才可以提拔离开。

在一个穷山恶水、瘴气横行、蛮夷作乱的地方,做六年地方官,就是在拿命去赌。

以那边隔个三五年,就能听到一次蛮夷作乱的情况来看,六年下来,去十个县令,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四个。

只要有得选,哪个前途广大的进士,会去那等地方做官?

能去那里的,基本都是那些没有门路,只能在内郡当个地方佐官的老举人,才会为了博个出身,跑去拼命。

朝廷这边,素来也是这么安排的。

“九真郡……”

陆云脑海中回忆着关于那边的有限信息,心中思索良久,终于面色一定,抬头看着宋文轩道:“宋兄,以我进士出身,去往九真郡,真能立授县令?”

“这个自然!”

宋文轩肯定的点了点头,随后惊疑地看着陆云,问道:“陆兄真想去九真郡?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啊。”

陆云面色坚定:“一次超擢三级,可免十年苦熬,还不用门路关系,这等机会,小弟自然不能放过。

错过了,以我的家门关系,想做县令,可能要在地方苦熬二十年,才有那个提拔可能。

与之相比,区区蛮夷瘴气,不足为惧。

宋兄,该如何参与九真郡的选官,还请兄长为我详细说说。”

“你……”

宋文轩看着决绝的陆云,想到这位同科的出身,终究没有劝下去。

也是,比起能留京为官,有着吏部关系,顶多熬个五六年,就可外放内郡富县为令的自己。

没有关系,没有出身,一切只能靠自己打拼的陆云,确实需要这么个超擢机会。

若真能在九真郡那边熬过六年,提拔回内郡,这位同科也算熬出了头。

改变命运的机会,可不是随时都有,轻易可得的。

这样想着,心

最新小说: 借剑 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凡人:从魔宗圣子开始 蜀山剑仙列传 凡人,这都化神了,要懂得享受! 末法时代,地仙道主 长生仙族:从龙精虎猛开始 人在峨眉,开局获取金色词条 诛仙:我,养母水月,一岁一把剑 洪荒:我混沌钟,开局撞击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