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营地被安置在城外十五里处,一座荒废的村庄之中。
陆云领着县卒,赶了一个时辰路,在中午时候就到了。
此处说是营地,其实就是城外的一处废弃村庄,稍微修建了一道篱笆墙,然后安排些县卒维持秩序,如此便算做是一个营地了。
“见过县尊。”
听闻县令来难民营巡查,此营看守林安平,匆匆前来迎接。
陆云微微颔首:“不必多礼,我此来就是看看难民的情况,你执掌此营已有数日,便带我看看吧。”
“是。”
林安平应了一声,立刻带着陆云在营中巡视。
此处营地本是一个小村庄,原本住着百来户人,不过一场蛮夷入侵,这座靠近县城的村庄,便就毁于兵灾之中。
战后蛮夷虽然被驱逐,但原本村庄之人,却也死伤大半。
剩下一些幸存者,也是躲在城中,不敢回来。
所以等陆云将难民安置在此处时,房屋都是现成的,让人直接住进去就行。
“县尊,当时这些难民初至此处,还很慌乱。
但是见得我等县卒守护,安全无忧,便也渐渐安定下来。
不过这些难民近两年颠沛流离、饥不饱腹,身子骨都差,不养个半月,恢复恢复,难堪大用。”
林安平带着陆云走访了几户难民,看着他们面黄肌瘦的模样,他心里渐渐也就有点数了。
“这难民营你管理的很好,我一路走来,秩序井然,无有乱象,可见林巡检你是用心了的。”
陆云夸赞了一句,然后正色道:“不过这么多的难民,长期聚集,不妥善安置的话,迟早会生乱,总不能一直用兵马看押着。
我准备将这里的难民,全都编户造册,成为纳税之民,就在这小园村落户吧。”
小园村,便就是这座村庄原来的名字。
第一批送回来的难民,数量约在五百人左右,已经不少了。
比之村庄原本的户口,也差之无几。
同时村庄之外,就挨着县内最大的河流东江,灌溉良田颇多,也够给这些难民分田了。
林安平恭维道:“县尊仁义,如此照拂这些难民,其等定感恩戴德,日夜诵念县尊之恩。”
“哈哈,哪有这么夸张。”
陆云摆了摆手,开怀大笑,随后正色:“既然要登记造册,那就今日开始吧。我把县卒都带了过来,他们全都读书识字,能写会算,刚好给村内留名登记。
你把难民全都叫出来,排好队列,”
“是。”
林安平应了一句,随后便带着人,挨家挨户的敲门,把人赶到了村庄外一处平地,连推带打地喝令他们站好。
很快,几排不怎么笔直的队列,便歪歪扭扭的出现了。
这些难民并非军人,陆云对他们要求也不高,有点秩序即可。
见人都到齐了,他并没有立刻让人登记户籍,而是先开启了灵眼术,在这些难民之中巡视。
不一会,陆云便寻到了几个合适的深黑命格。
“他……他……他……”
陆云穿梭在队伍中,接连点了八个十几二十岁的青壮男子出来。
这批难民的质量颇高,区区五百余人,竟找出了八个深黑命格,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考虑到九真郡这边的情况。
一些不够强大、体质孱弱之辈,或许早就死在了战乱与饥饿之中。
如今能够活下来的,本就是经过了一轮筛选,是原先百姓中的佼佼者,质量上乘。
从中能选出八名深黑命格,这也算合理。
“我欲训练乡兵,以作守护乡土之用。
这些人,颇有资质,就地编为小园村乡兵吧。”
陆云对着旁边的林安平道:“这些乡兵未经训练,不成气候,便由你先带着,按照县卒的标准操训,功法也是修炼二流,待遇也一样。”
乡兵,便是他针对如今钱粮缺乏,特地设置的一种下级军队。
乡兵的待遇,如日常吃喝、服装军备、操训强度、所练武艺,都与县卒一般无二。
唯一有所差距的,就是每月军饷。
县卒一月开三两银子,乡兵就只有一两银子了。
平均下来,算上军饷吃喝,养一个乡兵的成本,只有县卒的一半。
不过即便仅有一两银子的军饷,也足够养家了。
按照如今居风县一斤米五文钱的粮价,一两银子能买两百斤米,足够一个乡兵全家吃饱,甚至还有剩余。
所以开出这种待遇,倒也不能说是苛待。
倒不如说,像陆云这样养兵,才是稀奇。
朝廷名义上说,京营一个士卒一月开三两银子的军饷。
可这三两银子,是包含士卒日常吃喝、军服购买、甚至武器替换等等开支的。
如陆云这样,包吃包住,并且吃好住好,日常开支全包,还发足额军饷,才是这个时代的怪胎。
也正是因为他如此豪爽,所以县卒士兵,也对其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这可是拿钱买来的忠诚,货真价实。
对于突然要招收乡兵的事情,林安平略有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