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撤军(1 / 2)

交代完年末上计的事情,陆云便结束了此次小会。

众人各自散去,出了县衙时,全都喜气洋洋。

此次众人获得了赏银,或升了官,都有所收获,自然开心无比。

就连陆云,在处理完今年所有政务之后,也一时轻松,心情好上许多。

尤其是在看到自己体内已经积攒到116缕的法力,那就更是欢喜了。

如今随着县内户口大增,只靠人口,每月就能给陆云提供1.8缕气运。

加上县令之职的固定3点气运,百里领地的固定5点气运。

上述三项加起来,陆云每月可得9.8点气运。

只需再努努力,便可达到月入气运破10的成就。

一想到这个目标,他便干劲满满。

只是陆云这种好心情,并未持续太久,便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打破了。

在散会后不久,潘秀成就跑来县衙,寻到了他,此人竟是来告别的。

“南征军要撤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陆云大为惊讶。

潘秀成点点头:“确实,我刚收到上官命令,让我等在三日内,撤回府城胥浦。随后在府城休整几日,便搭船返回郡城,然后与大军一起班师回京。”

算算时间,从景和二十一年三月开始,蛮夷叛乱,祸乱九真郡。

江都收到消息后,当即集结十万京营精锐,组建南征军。

大军四月操训,五月出征,六月就抵达九真郡平叛。

南征军经过两年征战,于景和二十二年十月末,终于扫平蛮夷,收复了所有沦陷的府县。

不过收复后的九真郡,地方秩序崩坏,人口凋敝,大量衙门缺少官吏,或者干脆连衙门都没了。

为了稳固刚刚收复的领地,朝廷便令南征军驻守各城,以维持地方秩序。

算算时间,也有一年之久了。

而南征军,从出征后开始计算,也在九真郡待了将近三年。

如此漫长的时间,已经有大量的将士生出了思乡之情,迫不及待的想要返回家乡。

朝廷那边也没法容忍,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长期脱离朝廷的掌控,游离于边郡之地,成为坐地虎。

所以等今年各府县的官吏陆续到任,将衙门的架子重新搭起,开始正常运转。

尤其是大量的县兵重建,地方上有了自保的武力之后。

南征军也就没有必要再待下去了。

朝廷下令,十万南征军,除了留下一万人驻守在郡城,作为震慑之外。

其余兵马,尽数调回江都,重归京营建制。

潘秀成正式收到此令,才特地来告别。

看此人神情,显然对此也颇为开心。

离乡三年,任谁都会思念。

见此情形,陆云祝愿道:“潘卒长能够返回京师繁华之地,离开九真郡这穷乡僻壤,实在让陆某为之欣喜。

城中南征军何时撤离,可有个确切日子?

到时陆某亲自带人相送一番。”

毫不夸张的说,潘秀成率领的这支南征军,在这大半年来帮了陆云许多。

若无对方的存在,他想在短短半年之内,做到这诸多事情,推行那么多的政令,根本就不可能。

正是有着这支独属朝廷的强大武装在,才震慑了地方的诸多宵小,并让蛮夷不敢再来侵犯。

对于他们,陆云还是发自内心的感激的。

只可惜,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这些朝廷兵马终究到了离去的时候。

潘秀成道:“我在军中通传此消息后,将士们无不欢欣鼓舞。纷纷请求,早日启程。

故而决定,明日清晨,便搭船离去。”

陆云点头:“好,到时我带人来送。”

谈完了此事之后,两人又闲聊一阵,说了些京城趣事,相谈甚欢。

随后对方告辞。

到了次日。

清晨一大早,陆云便领着一众县衙官吏,亲自出城三里,到城外的一个小码头送别南征军。

“陆县尊,船便要开了,县尊早点回去吧。我在京师那边,等候县尊高升归来。”

站在船头,潘秀成挥手致意。

说话间,船也开了。

桨板划过水波,乘着江上白雾,南征军踏上了返乡的路途。

目送着对方背影渐渐消失,陆云轻叹一声,终于收回了视线。

随后看着身边众人,神情严肃道:“诸位,今日南征军离去,没有这些朝廷精锐镇守,居风之安危,便只能靠我等自己了。”

旁边陈彦文肃容道:“县尊放心,下官定勤加操练兵马,让县卒、乡兵早成精锐,绝不让地方生乱。”

陆云点点头:“陈县尉办事,我是放心的,此事就交给你了。”

叮嘱了几句练兵之事后,陆云便带队返回了县衙。

让众人去处理公务。

他则来到了后院,返回自己书房,拿出纸笔,开始思量着文字。

“宋兄安好!见字如晤……”

陆云提笔挥毫,开始写起了信。

没错,他是在给自己那同科好友宋文轩写信。

对于这位帮过自己大忙的

最新小说: 诛仙:我,养母水月,一岁一把剑 长生仙族:从龙精虎猛开始 洪荒:我混沌钟,开局撞击鸿钧! 人在峨眉,开局获取金色词条 凡人,这都化神了,要懂得享受! 借剑 凡人:从魔宗圣子开始 末法时代,地仙道主 蜀山剑仙列传 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