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军议(一)(1 / 2)

如今已是二月,往常这个时节,正是农忙的时候。

但去年年底多了一个闰月,所以关中地区的春耕早在正月就已经结束了。

安西将军府得以大肆征发民夫,而不用担心影响生产。

曹操在给《孙子兵法》做注释时就曾写到,每十名步兵就得配备三名后勤人员,每十名骑兵则需要配备五名后勤人员。

刘义真麾下有六万五千将士,其中,沈田子有三千五百名步卒,一千五百名骑卒,需要民夫一千八百人。

傅弘之与他相当,也是三千五百名步卒、一千五百名骑卒的配置,同样需要民夫一千八百人。

王镇恶有三万步骑,其中步卒二万,骑卒一万,需要民夫一万一千人。

飞骑军五千人皆为骑卒,需要民夫二千五百人。

至于段宏的义从军二万将士,其中步卒一万七,骑卒三千,需要民夫六千六百人。

也就是说,刘义真在战时,至少需要征发二万三千七百人给士兵们洗衣、做饭、喂马,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至于运粮的民夫则另算。

所以说,《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

好在如今是农闲,又有一条渭河可以走水路运粮。

此战,刘义真总计征发四万民夫,加上参战的将士,说一句十万大军并不为过。

长安城外,又起了一座大营,被沈田子、傅弘之、段宏的营寨拱卫,用以安置渭南各郡、各县的民夫。

又一次清点完存粮,王修找到刘义真,苦着脸道:“府主,我军存粮恐怕支应不了太久。”

此前他和刘义真说,如果赫连勃勃迟迟不来,军府的存粮难以支撑数月,但这并非战时情况。

刘义真对此心知肚明,自己现有的粮草确实撑不了太久,虽然刘裕已经收到了他索要钱粮的家书,但要把这批钱粮转运到关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黄河是东晋与北魏的疆界,李德彰走水路报捷还行,要想通过黄河往关中转运钱粮,那完全是不把北岸的魏军当人看。

所以刘义真才会安排刘乞经由武关南下。

“长史放心,我当速胜。”刘义真信誓旦旦道。

然而王修脸色大变:“下吏虽然不通军务,但也听说过急胜为下的说法,还请府主切勿急躁。”

‘急胜为下’出自《尉缭子》的《兵教下》篇,强调在战争中不可急于追求胜利,认为急于求胜会导致战略失误,将帅应该注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刘义真摇头道:“长史放心,赫连勃勃名声在外,我又怎会轻敌,只是我军难以与其持久消耗,我当主动创造战机,而非一味固守,等着赫连勃勃渡河。”

他当然明白急胜为下的道理,但刘义真也有苦衷,安定距离长安有上千里的距离,且不说山路难行,就算夏军日行五十里,也需要走上二十多天。

刘义真认为,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赫连勃勃应该是不敢让骑兵先行了,肯定是步骑并进。

如果让他在渭南等上二十多天,而赫连勃勃又不急于渡河,自己岂不是要被他耗死。

倒不如趁着夏军还没有南下,率先渡过渭水,伺机与赫连勃勃决战。

否则,夏军一旦抵达渭水北岸,晋军再想渡河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王修听明白了刘义真的意思,他更担心了,赶忙提醒道:“府主,此事还需要与王司马商议。”

“理当如此。”刘义真确实有了一个初步的作战计划,但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他不仅会询问王镇恶的意见,也会找沈田子、傅弘之、段宏等人商议。

王修闻言,才算放下了心。

他就怕刘义真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自恃聪明才智,听不进将吏们的意见。

......

两天后,即二月初三,渭北各家纷纷送来消息,确定了赫连勃勃的行军路线,夏军七万步骑沿着泾河南下,如今还没有出岭北。

所谓岭北,即陇山以东,桥山以西,关中西北部的大片高原山地,连通秦凉、朔方与关中,一直以来都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后秦开国皇帝姚苌即位后,便制定了先取岭北,再图关中的战略。

赫连勃勃叛秦以后,后秦便是倚仗岭北地势之险,抵御胡夏的入侵,直至后秦灭亡,赫连勃勃全取岭北,致使渭北再无屏障。

于刘义真而言,如果不能收回岭北,他就不能算是安定了关中。

当天夜里,王镇恶被紧急召回长安。

如今长安已被封锁,许进不许出,当然,此举只是为了防范细作传递城中情报,胡夏使团在城内遇袭一事,至今都被刘义真封锁了消息。

但如王镇恶、沈田子等刘义真的心腹自然不受这一禁令的约束。

明光殿内,诸将齐至,就连长史王修、别驾杜骥也出席了这场军议。

刘义真不指望两个文士能有什么好的建议,把他们叫来,尤其是让杜骥旁听,主要还是为了展示信任,让他彻底融入自己的小圈子。

“诸位,我欲北渡,与夏虏决战于渭北。”

刘义真刚道出自己的计划,就遭到了沈田子的反对:“府主

最新小说: 娇软娘子勾勾手,冷情郎君掐腰宠 阿姐借腹生子,我成宠妃你哭什么 火红年代:娶资本家小姐却被骂赔钱货 刚成反派,功德成圣系统来了 崛起烽燧 烬语诡话录 这个明星要登月 快穿之初恋扮演守则 空间在手,和亲公主杀疯了 废土玫瑰和她的七个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