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返回柴桑的次日,他便接到禀报,“孙贲派特使太史慈求见!”
居然是太史慈啊!甘宁亲自到官衙外迎接。
台阶前,一名身材高大威猛的将领躬身行礼,“在下太史慈,幸会甘将军!”
甘宁抱拳笑道:“久闻北海太史将军威名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请随我进府!”
甘宁将太史慈请进府衙大堂,又让随从上茶。
甘宁笑眯眯道:“太史将军镇守海昏县,我们是邻居啊!听说将军和刘馨交战,我倒很想去助战。”
太史慈年约二十**岁,颌下长须修剪得颇为精致,他捋须呵呵一笑,“刘馨不足为虑,真正威胁豫章郡的还是黄祖,柴桑首当其冲,其次便是海昏县,我们为何不合二为一,共同对付黄祖?”
这是在劝说自己投降么?
甘宁沉吟一下缓缓道:“如果太史将军愿跟随甘宁一起征战天下,拯救天下黎民于水火,再建盛世乾坤,甘宁绝不亏待太史将军,一定会让太史将军成为天下百姓仰慕的英雄!”
太史慈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自己是来劝说甘宁投降,不料反被甘宁劝说了。
太史慈叹息一声道:“甘将军可知危险就在眼前吗?刘勋已经和我家主公联手对付将军,柴桑危在旦夕,孙贲将军感谢你送来笮融的人情,愿意帮助将军,只要甘将军答应归顺江东,孙贲将军愿意保甘将军继续坐镇柴桑,麾下军队和大将依旧由甘将军统领,孙贲将军同时承诺,江东拿下益州后,由甘将军坐镇益州。”
这个许诺真是天花乱坠,一竿子戳到巴蜀去了。
甘宁微微笑道:“若太史将军是我,愿意投降吗?”
太史慈沉吟半晌道:“我年青时为小吏,后青徐战乱起,我东奔西走,无立足之地,笮融曾讥讽我是丧家之狗,倒也没错,蒙伯符将军收容我,我才有了明主,若我和甘将军易位,我会选择投降,我太史慈宁做守主之犬,也不愿做丧家之狗!”
甘宁点点头,“我理解太史将军的处境,但我甘宁不一样,我绝不做犬,我是山林之虎,请转告孙贲将军,感谢他的好意,但一山不容二虎,无论柴桑县还是豫章郡,都只能有一个主人。”
太史慈默默点头,抱拳躬身而去,甘宁送他出门,笑道:“如太史将军见到伯符将军,请替我转告他,曹操和袁绍大战,正是他攻打许昌、拯救天子的良机!”
太史慈呆了一下,抱拳行一礼道:“我一定转告!”
……….
太史慈走了,鲁肃慢慢走到甘宁身边笑道:“主公似乎很看重这个太史慈!”
甘宁点点头,笑问道:“长史觉得他如何?”
鲁肃微微叹息道:“太史慈乃当世猛将,孙策却让他跟随孙贲,有点大材小用了。”
“长史觉得他有一天会投降我吗?”
鲁肃沉吟一下道:“就目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除非江东内部发生变故,太史慈被冷遇,倒是有可能了。”
“太史慈会不会很忠心江东?”
“其实并不会!”
鲁肃微微笑道:“太史慈常自比为犬,犬的特点是忠心于主人,并不忠心家庭,周瑜就说过,太史慈只忠心于孙策,而并非江东。”
甘宁轻轻点头,看来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
太史慈乘船离开柴桑,他站在船头望着柴桑城,心中不由长叹一声,他和吕范都不止一次劝过孙贲,果断拿下柴桑,但孙贲就是不肯答应。
其实太史慈早就看透了孙贲的心思,孙贲不敢得罪曹操,自从他的女儿嫁给曹彰,孙贲就把自己视为曹操的盟友。
孙辅曾说漏过嘴,他兄长孙贲才应该是江东之主,而不应是孙策。
或许孙贲想依靠曹操取代主公孙策。
据说这个甘宁和曹操有点关系,所以孙贲迟迟不肯进攻柴桑。
太史慈心中着实很担忧,主公孙策对孙贲极为信任,这份信任迟早会害了他。
主公孙策乃是天下英雄,他不应该被江东所困,他应该去征战天下,否则他迟早会被孙贲等小人所害。
太史慈忽然想到甘宁说的那一番话,还真是有道理,趁曹操和袁绍大战,主公应该率军进攻许昌,解救天子,他就能成为天下敬仰的英雄,自己也能跟随主公做一番大事。
越想太史慈心中越激动,他决定回去就写信劝说主公,尽快北伐许昌。
………..
黄昏时分,甘宁接到了刘晔派心腹送来的信。
这是计划中的事情,鲁肃和刘晔达成了交易,甘宁负责灭掉郑宝,修改刘晔的人生轨迹,刘晔则投桃报李,不仅劝说刘勋出击柴桑,还把刘勋的关键情报送给了甘宁。
刘勋在潜龙号战船上,最大的特点是挂有八盏大灯笼。
水战和陆战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各种阵型,比如双方船只靠拢,进攻方登船而战。
但同时,水战也有不同于陆战的特色,它比较封闭,敌军如果集中进攻主将战船,其余战船不方便支援,主将也难以逃走。
一旦主将被抓住,战争就往往结束了,水战才是典型的擒贼先擒王。